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259)

阅读记录

  “是这么回事啊!如果我能就在国内发展,你会不会安心呢?”

  “当然安心!”南向东斩钉截铁。

  “那好。”龙先生也斩钉截铁。

  他决定,自己回国任重庆分公司的总经理,下属各实体由南向东挑选一个负责经营。

  南向东接受了这个安排。她选中了蟠龙体育中心。她喜欢运动。

  龙先生对安明和三空说:“南向东学的是对外贸易,经营体育中心也在专业范围内。她雄心勃勃,希望做出业绩给社会看看,因此一开始就走上了‘官方路线’。”

  南向东认为: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这个不仅仅是官员的原因,民性也是原因。早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提出三民主义,浅层动机是推翻封建王朝,深层动机是革除全民族的官本位意识。

  但现实是:官员越来越厉害。反正你离了官员的支持,什么事也别想干成。于是只好投靠官员。官员的作用则更大,形成了恶性循环。

  南向东对官员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她要尽可能地依靠他们;另一方面她出于对特权的反感,又要捉弄他们。

  与丛处长和管局长的关系,最能说明她这种心态。

  “她同他们的每一次接触,都要说给我听。我感到这两个男人都对她很倾心了,就警告她不要玩危险的游戏。她却说你不要高看了他们,这些人惯会逢场作戏,不会认真的。”龙先生说。

  但是她错了:她只看到官员的厉害,没看到官员的脆弱。官员也是人,也会动感情的,也会有鲁莽之举的。

  当丛处长将离婚证拿给南向东看时,她吓坏了,明白自己闯了祸。“她知道丛处长家庭美满,妻子相当不错,料定他不会离婚,所以打赌似的给人家暗示:只要你敢离婚,我就敢如何如何!”

  龙先生只能告诉她:不要一口回绝,慢慢与之周旋,待他的心冷却下来之后,告诉他自己打算出国发展,不能在国内结婚。

  2月12日,即与丛处长进“最后的晚餐”的前一天,南向东告诉龙先生,丛处长希望同她在明天过个情人节。

  “为什么不在2月14日?”龙先生问。

  “他说,真正情人节那天再相邀,怕让我为难。大概他认定了我另有情人吧。我说恭敬不如从命,处座说了就是。”

  “到哪里去过呢?”

  “他说去远郊,到歌乐山新开张的酒楼去。”

  龙先生忐忑不安。因为在这之前,丛处长已经有过几次要同南向东“共度良宵”的企图。在北温泉的那次,夜已深,他还赖在她房间里,她说:“处座请回,我要休息了。”他竟然说留下我给你站岗吧,你一个人不害怕吗?至于“你我两人都是自由之身,有什么好怕的”这样的话,用玩笑的口吻,则说了不知多少次了。每一次,她都只有用“民女高攀不上”开玩笑式地搪塞。

  既然料定了她有情人,为什么还要一起过情人节,为此还特意提前?这不是将自己摆在“附属情人”的位置上了吗?为了她,不惜家破,能接受这样的位置吗?

  再说,情人节这种西方传来的豪华型活动,一般都适合在闹市里的,为什么要远远地跑到清冷的地方去?

  越想越不放心,决定:悄悄跟着她。

  次日下午,他来到蟠龙体育中心喝茶。5点半,丛处长的车来了,接到南向东后出了中心。龙先生打的士跟随,来到了歌乐山半腰的红坊酒楼。

  龙先生决定同南向东保持联系。打她的手机,响了好一阵才接话。她说:“不是没听见。这地方好像只能打进,不能打出。我是走到阳台上跟你说话的。”

  他没告诉她自己就在旁边,只是说少喝点儿酒,说话掌握分寸。

  她调皮地说我明白,“既不能绝情也不能煽情,嘻嘻嘻!”

  他从酒楼的大玻璃窗看进去,感到里面挺大的,而且由于今天是星期六,客人也不少。

  于是他悄悄踅进去,选了一处坐下,让丛处长和南向东看不见自己,自己却很容易看见他们。

  大约8点钟时,南向东的呼机响了。她拿起手机,同丛处长打了个招呼,就去阳台回话。

  这时候龙先生清清楚楚看见:丛处长掏出个小瓶子,向南向东的葡萄酒里倒进了一点儿什么。

  他吃了一惊。但多年在美国的生活使他能够从容应付这一类事。他立刻拨打丛处长手机。

  丛处长手机响了。他也只有走到另一处阳台去接话。他也被“只能打进不能打出”调开了。

  龙先生飞快上前,将两人的杯子调换了。他当然不知道丛处长下的是什么,只是心里说:你自己放的你自己喝吧!

  龙先生对安明和三空说:“我熟悉法律,所以敢于这样做。那瓶里即使是毒药,我让他自己喝了,我也无罪——我这个叫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

  丛处长因为其实无人通话,所以还较南向东早一点回到座位,但他不知道杯子已换。

  两人都喝光了酒,并无异样,龙先生也就放心了。

  两天以后,听到丛处长死去的消息,龙先生完全想不到跟那杯葡萄酒有什么关系。

  如果龙先生所诉属实,就应该找出丛处长与毒蕈的关系:毒蕈是不是他自己带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