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258)

阅读记录

  但是那地址和电话号码,却给王健用上了。

  南向东毕业次年,两人结婚。两年后女儿出世。女儿3岁时,即1993年,王健到美国发展。

  他出国之心早就有了,无意之中看到记事簿里那纸信笺后开始行动。他决心到美国后要依靠龙先生。为此他做了一些准备,例如一些照片、复印件,还有龙先生送给南向东的那部随身听。

  他还让南向东给龙先生写一封亲笔信。她没同意,说这样不好,我们只是邻居,非亲非故的。

  这时王健说了一句话,倒也表明了其人极高的悟性:“只是邻居,不错;说非亲非故,太简单了。我感到龙先生对你的感情,是一种超越世俗超越功利的纯粹的爱。”说罢,叹口气,“此爱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当时懵里懵懂的南向东也不可能从这种喟叹中听出王健心中底蕴。这个人其实是不奢望人间真情的,他觉得人与人之间,一切公平就不错了。

  王健到了美国,先找了自己的关系。在切身体验了早有所闻的“美国法则”之后,来到洛杉矶找到了龙先生,希望得到宽待。

  龙先生最初的反应也是比较冷淡的。这个,王健已经习惯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他听出了龙先生对南向东一如既往的关心,他就拿出了他出国前准备的那些东西。

  照片——全家福。“女儿叫淼淼。能掌握这么多的水,说明漂洋过海没有问题的。希望能在美国上小学。”女儿长得既像父亲又像母亲。

  照片:南山赏樱花(系列)。三代人:天伦之乐。其中一幅上,王健挎着所有的行李,像头负重的骡子。感觉上这人倒挺有责任心。

  照片:送别。南向东亲自送王健到北京国际机场。

  最后拿出来的,是那部随身听。“不知道龙先生认不认识它?”王健问。

  龙先生显然相当激动。“当然认识啦,”他说,“七八年了,还能用吗?”

  “完全是好的。向东非常爱惜。”

  这样,虽然南向东没有一言一语,她的心意和希望也让王健给透了出来。

  尽管对王健其人心存警惕,而且其实不希望他到美国来发展而让东妹妹孤苦伶仃地在家乡抚育孩子,但在那种情况下,要冷淡地拒绝关照绝非易事。

  “等我的电话,准备到蟠龙集团来试用吧。”龙先生对王健说。

  试用两月后,王健就被正式聘用,月薪也由2800美元一下涨到7200美元。

  这个不合于“美国法则”,更不合于蟠龙集团的用人制度,但龙先生甘愿自己出钱馈赠王健,假了一下财会之手而已。

  目的当然是想大洋彼岸的南向东多得到一些帮助。

  而且他不止一次地向王健传递这样的信息:牛郎织女状态应该尽早结束;将南向东办来美国如有困难,蟠龙总部可以解决。

  王健总是热切地点头,说正在办。但是,显然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一晃快两年了,似乎也没什么动静。

  终于,王健来请假,说要回国了,这次将同妻、女一道来美国。

  龙先生非常高兴。

  然而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王健背叛了。

  三个月以后,王健只身回到美国。他解释,南向东不愿意移居美国。“这两年,她听多了旅美华人的故事,对移居美国缺乏信心。我不能说服她,也不能强迫她。”他说。

  龙先生感到里面有名堂。他给自己的父亲打了一个国际长途,托老人家了解一下南向东的情况。

  几天以后,南向东来了信。

  “我们已经离婚了。他说,一不小心卷入了一宗刑事案件,只得一路拼杀下去。为了不连累我,分开了好。我从不愿意勉强任何人,立刻就同意了。”

  就这么简单。

  龙先生又给父亲打电话。老人说,南向东患了肝炎,正住院,显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你马上告诉她,我回国看她。”

  两天后,龙家哥哥见到了东妹妹。

  南向东迅速痊愈。这又应验了小时候就听说过的那句话:龙家哥哥可以逢凶化吉。

  这天,他陪她在花园里散步,给她讲了自己的情况:他曾在十多年前结婚,妻子是父母代他在国内选定的,他本人也还满意。

  “但是,在美国过了几年后,她不知怎么变成了一个异己种族主义者。这是我的说法,就是说,她觉得白种人比黄种人优秀。另一方面呢,她又非常看不起黑人,比白人还厉害。”

  有了这种深层次的分歧,夫妻自然很难做下去。“离婚以后,她到底去嫁了一个白人,很快就生了混血儿。我也就明白结婚几年,她为什么不愿要孩子的原因,种种借口都是假的,她不愿意生下纯种的炎黄子孙。”

  “杂交是有优势嘛!”南向东笑着说。

  “但是人的心态不应该那样呀!怎么能看不起自己的民族呢?”

  “其实,人不仅不能小看自己的民族,人还不应该离开自己的祖国。一种人只适于生活在一块地方。”

  “那你为什么要支持王健去美国发展?”

  “不是我要支持,龙哥哥,我只是看出来,他的心已经很狂躁了。心是拉不住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