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834)

阅读记录

  范谏道:“王爷登基后,必定振我国威。”
  奕xin大袖一挥,继续说道:“北京的波浪已经挑起来,接下来就暂时沉寂下来,只要规规矩矩的不暴露就行。我们就等着,等着十天后再行动。”他站起身,目光透过窗户,看向紫禁城的方向,眼中充斥着无尽的向往。
  范谏躬身退下,去为接下来的起事做准备。   李振追查连环杀案的案子,甚至亲自去走访了死者的家属,但还是没能得出凶手的死因。这些死因不明的人,仿佛是自杀一般,没能找到原因。但是连续七天都死了人,而且是每天一个任何,显然不可能是自杀的。
  这样的事情,绝对是有预谋的!
  李振这么推测,却找不出足够的理由论证,甚至连有嫌疑的人都无法确定。李振整日的枯坐在提督衙门中,时间一晃已经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一日,北京城热闹非凡。
  无数的百姓走出了家门,在大街上游玩庆贺,庆祝中秋节的到来。似乎,他们已经忘记了前段时间连续有人死去的事情,再加上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死人,那些个忐忑的官员也放松了下来,不再担心。
  李振没能破案,他自己的心中却很不舒服。
  这段时间,所有人都盯着他,所有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等着他侦破案件。然而,李振给予的答复却是失败,没有侦破案子。八月十五这一天,李振算着时间快到和肃顺约定的日子,知道难以破案,就主动的收拾好行囊,并且命令龙熬以及留在北京城的近五十名尖刀营的士兵待命,准备离开北京去江北大营。
  不是李振不想破案,是无法破案。
  况且,给予李振的时间不多,因为肃顺不会让李振在北京多呆。
  下午四点,李振前往宫中请辞。
  他先是去了东宫,拜见了慈安太后,待向慈安太后表明了离开北京的意向,征得了慈安的同意,李振才去了西宫面见慈禧。
  宫殿中,慈禧娇俏的脸上满是沮丧的申请,眼中带着不甘之色。
  眼下她只是一个西宫太后,而载淳也只是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她自己没有掌握大权,所以慈禧心中是有着不甘的,还想掌握更多的权利。
  慈禧看着李振,严肃的说道:“李提督,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留在北京吗?若是李提督离开了北京,我们孤儿寡母的,肯定要被肃顺欺负,还请李提督多多考虑办法,争取留下啊!”
  打心底,慈禧想李振留下的。
  只要李振留在北京,就和肃顺一伙人对抗着。这样一来,李振在前,她在幕后,李振吸引了肃顺等人的注意力,慈禧就可以慢慢的积攒力量。一旦李振离开了北京,肃顺等人在朝中没有了敌人,慈禧必定遭到肃顺等人的打压。
  李振对慈禧的想法了若指掌,明白慈禧是利用他。而李振也希望留下,才能扩大他的权利。可惜的事,天意不由人……
  李振摇头道:“回禀太后,臣实在想不出办法。”
  慈禧叹道:“难道,天意如此么?”
  顿了顿,慈禧又接着说道:“罢了,罢了!不去想这些恼人的事情。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是个好日子。今日,你在宫中陪哀家看戏,等过了今日,明日你就启程前往江北大营吧。希望你早日平定发匪,率军回朝,以免我和皇上遭到欺负。”
  李振抱拳道:“臣必定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怠慢。”
  接下来,李振和慈禧一起吃了晚饭,然后看戏。
  中秋的夜晚,鞭炮声、爆竹声、喧嚣嘈杂声,声声入耳,充斥着一股欢乐的气氛,整个北京城都沸腾了起来,如同白昼一般,宛如一座不夜城,
  李振坐在看台的下方,听着台上咿呀唱戏的人,扫了眼周围热闹的气氛,心中蓦地有些伤感。觉得自己像一个旁观者,和眼下的气氛格格不入。眼前分明是一个大乱世的景象,但眼前的所有人却沉浸在大盛世的缅怀中,仿佛依旧处在康熙、乾隆那个时期。
  李振心中觉得悲哀,却没有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轰!轰!!”
  忽然,城中想起了炮火的声音。
  这炮声很大,不仅是李振,连慈禧、宫女太监都清晰的听见。只是,慈禧愣了片刻后,却是笑了起来,以为这是庆贺中秋用的,没有搭理,继续盯着热闹喧嚣的看台,沉浸在一片繁华的喧嚣之中。
  李振抬头看向炮声响起的地方,那是位于北京城东门的方向。
  李振心中升起不妙的预感,心神不安。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