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833)

阅读记录

  李振闻言,顿时感觉天雷滚滚。
  尼玛,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但是,案子到了眼前,李振也只能接下来。李振甚至都没有仔细的听蒋琦龄说翰林院的编修是怎么死的,直接把蒋琦龄送走。现在已经连续六天时间都有人死去,事态越来越严重,已经在北京城造成了轰动。
  这情况,绝对不是一般的死人,是有着预谋的,绝对是一连串的谋杀案。
  只是案件却没有一丝进展!
  家奴、县令、编修、典簿被杀后,事情宣扬开来,人心浮动。尤其是北京的官员,各个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人人自危。毕竟后面死的都是官员,并没有百姓。
  李振忙得焦头烂额,没有了留在北京的欢喜。
  这情况,可真是让他头疼的。不仅如此,慈安和慈禧也得到了一连串官员被杀的消息,还把李振召集到了东宫。
  李振抵达东宫的时候,看见肃顺也在其中。
  显然,消息必定是肃顺捅上去的。
  慈安语气柔和的问道:“李提督,近日发生的连环杀案,查出眉目了吗?”
  李振摇头道:“臣愚鲁,尚且没有半点线索。”
  肃顺嘿嘿冷笑两声,不阴不阳的说道:“皇太后,依微臣看,恐怕这并不是李振不想查出这件事情,而是李振想要借着连环杀案留在北京不想离开。亦或者,李振想要留在北京,便丧心病狂的制造了这一连串的连环杀案,借此留在北京。”
  “闭嘴!”
  李振心中本来就有火气,一听肃顺撩拨的话,顿时怒了。
  肃顺哼了声,却是真的没有说话。
  李振目光森冷的盯着肃顺,冷冰冰的说道:“肃顺,你的嘴巴一如既往的臭,你小心一点,否则我不介意撕烂了你的嘴。”
  他声音冰冷,那刺骨的寒意让肃顺都冷不禁打了个寒颤。
  刚才的话,的确是有些出格了。
  随意的污蔑朝中的大臣,这是大忌。
  慈禧眼中也带着一丝迟疑,毕竟她曾让李振想办法留在北京。
  然而,慈禧转念一想,却否定了,淡淡的说道:“肃中堂,李提督是八月初三得到有四名百姓被杀的消息,而且李振是当日才得到要离京的消息。既然在此之前就连续有百姓被杀,那这件事情必定不是李提督所为。希望你下次说话之前,考虑后果。否则,丢了你的脸,也都丢了八大辅政大臣的脸面。”
  肃顺闻言,心中恨得咬牙切齿,但只能恭敬的应下。
  李振接着说道:“请太后娘娘放心,臣一定会查出幕后的真凶。等查明了事情,臣自会离开北京,前往前线督战,以免某些人心中有根刺,睡觉都不安稳。”
  肃顺脸色一变,道:“你……”他说了个字,却把后面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哼了声说道:“希望李大人早日破案,若是这件事成了无头公案,希望李大人不要一直赖在京城不走。”
  李振针锋相对的说道:“请肃中堂放宽心,若是李振半个月之内查不出来,我自会请肃中堂亲自去查探消息。想必,肃中堂是不会有问题的。”
  慈安见两人针尖对麦芒,一阵头疼,便遣散了两人。
  李振离开了广工,回到衙门,命下人继续侦查,要在半个月之内查出这件事情。饶是如此,朝中所有官员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李振身上,关注着李振办案的进展情况,心中也很忐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生怕自己被杀。
  ……
  恭亲王府,书房。
  此时,恭亲王奕xin坐在书房中,一脸惬意的表情。他靠着椅子的靠背,呷了一口茶,笑吟吟的道:“范谏啊,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李振身上,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我们起事的事情应该能顺利的开展,这件事,多亏了你这个智多星啊!”
  范谏阴鸷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王爷过誉,这些伎俩上不得台面。那些个家族的家奴死了,县令死了,翰林死了,典簿死了,这才能折腾起风波,让所有人都盯着李振。等他们回过神的时候,俄国人的大军杀入城中,王爷已经能顺利的登基称帝了。”
  奕xin哈哈一笑,又问道:“俄国大军距离北京,还有多长时间?”
  范谏成竹在胸,毫不犹豫的说道:“他们隐蔽行踪赶路,再加上路上还有我们的官员沿路掩护,大军抵达北京城,估计再有十天时间就能抵达。”
  “十天么?”
  奕xin的脸上浮现出异样的光芒,严肃的说道:“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哼,一个几个月的小娃娃当皇帝,两个女人参政,八个大臣辅政,实在是笑话。我大清朝沦落到肃顺、载垣这一群人手中,绝对无法兴盛。”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