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825)

阅读记录

  紧跟着,载垣、杜翰、景寿等人也跟着大哭。
  大殿里面,突然哭声成片。
  不过,肃顺和李振都没哭,表情依旧。但端华、载垣等一帮子的人哭起来,惹得慈安和慈禧也是心中伤心,连连垂泪
  李振心中好笑,这些人哭得真假!
  真要舍不得咸丰,陪葬呗!
  以李振的观察,能看出端华、载垣等人哭得伤心,但分明是挤出来的眼泪。
  唯独慈安和慈禧两人,才是真哭。
  这两个女人死了倚靠的人,心中无助,自然是悲伤的。对于咸丰的死期,李振和慈禧、慈安已经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定为今天早上死的。这样一来,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并且,皇帝今天才死去,肃顺、载垣等辅政大臣能尽快的把载淳推上帝位。
  李振不说话,肃顺却憋不住了。
  肃顺冷哼了声,大喝道:“哭什么哭?哭有个屁用啊!你们大哭,皇上能活过来吗?皇上已经龙御归天,朝中局势必然动荡不安,再加上奕䜣那小贼野心勃勃的想要夺权,已经是危机四伏。你们不思考稳定朝政,却在这里哭,枉费皇上任命你们为辅政大臣。”
  肃顺表情严肃的说道:“目前,最重要的是保证太子顺利的继承皇位,其余的事情都是小事,暂时可以不计较。”他这么一说,载垣、端华、杜翰等人立刻不哭,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肃顺,似乎肃顺反而是他们的主心骨。
  肃顺眼见众人看向自己,心中颇为兴奋,大声说道:“皇后娘娘,皇上已经归天,请立刻通传消息,请百官拜祭。”
  慈安应下,吩咐太监去传旨。
  肃顺接着又说道:“太子继承皇位,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前确定。一个是皇后娘娘和懿妃娘娘的尊号。另一个是关于新皇的年号。这两件事必须要提前确定下来,皇上继位后,立刻颁发下去,以免乱了章法。”
  李振见肃顺条理清晰的处理事情,心中颇为赞赏。
  肃顺是有能力的,可惜和他不是一路人。
  李振心有早有准备,立即开口说道:“关于两位娘娘的尊号问题,微臣认为可以尊皇后娘娘为母后皇太后,尊懿妃娘娘为圣母皇太后。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慈禧和慈安一听,都是微微颔首,很满意李振提出的方案。
  生母皇太后是嫡母的称谓,慈安是咸丰的正牌皇后,自然是生母皇太后。慈禧是庶出皇子载淳的母亲,虽说是生母,却只能用圣母皇太后,不过圣母也是生母的谐音,满足了慈禧的要求。所以这两个尊称提出来,慈禧和慈安都是很欢喜的。
  事实上,新皇即位后,对于生母和皇后的尊称,是有一定惯例的。
  明代以前,老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按例尊封皇后为皇太后,但要是新继位的皇帝不是皇后嫡生而是其他嫔妃庶出的话,那么新皇帝的生母只能晋封为太妃而不能并尊为太后。这是一直延续的惯例,但是到了明代庶出的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后,首辅张居正为了讨得新皇帝及其生母的欢心,尊原皇后为“仁圣皇太后”,尊朱翊钧的生母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由此开了两宫并尊的先例。
  到了清朝的,更是加强了两宫并尊的制度,因为清朝的皇帝大都不是皇后嫡出。由此,按照清制规定,嗣皇帝继位后,其生身母亲无论是否还健在,都要尊封为皇太后的。
  康熙皇帝继位后,尊原来的皇后为“仁宪皇太后”,而康熙自己的生母则尊为“慈和皇太后”。雍正帝继位后,也同样尊自己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为皇太后。
  现如今,慈安和慈禧并存,自然是两宫太后。
  慈禧从懿妃一跃成为圣母皇太后,心中颇为满意,她的权利又往上升了一大层。但是,正当慈禧心中欢喜的时候,肃顺却开口说道:“皇后娘娘,臣认为李振的建议不可取!”
  这一下,慈安和慈禧的脸都绷紧起来。
  李振盯着肃顺,心说肃顺这厮简直是搅屎棍,这种事都还要掺和。
  肃顺见李振表情难看,得意的看了眼李振。
  慈安一改先前和善的表情,面容冷厉的问道:“肃中堂,你有什么意见?”慈安对于肃顺的称呼,是略带了一点尊称的。
  明朝时期,中堂是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因为明代大学士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而大学士办公的地点居中,故称中堂。
  到了清朝时候,前期的大学士只是一个空名字,没有实权。到了后面,为了满足大学士对权利的要求,往往会兼管一个部,又因为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两名官员分坐于东西,当中则是空的,若是有一部尚书并且兼任大学士的官员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并且皇帝任命的协办大学士也用这个称呼。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