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824)

阅读记录

  李振眉头一挑,这厮历史上倒向慈禧,现在竟成了奕䜣的人。
  肃顺见有奕䜣要夺权,怒火顿时转移。
  他看向董元醇,大声骂道:“董元醇,皇上是圣明天子。他既然下了圣旨,何须你来插嘴?哼,本官看你分明是得了奕䜣的好处,才敢在大殿上为奕䜣说话。你质疑皇上,不尊皇上的旨意,就是大大的不忠。来人啊,将董元醇拉下去砍了!”
  “慢着!”
  涉及董元醇的安全,奕䜣不得不站出来。
  他若是见死不救,恐怕就没有人替他卖命了。奕䜣盯着肃顺,沉声说道:“肃顺大人,董元醇提出建议,只是为皇上考虑,为我大清的基业考虑。因为他担心你们会有纰漏,才会提出建议。这是忠于皇上忠于大清的,谁要砍董元醇的脑袋,先过本王这一关。”
  奕䜣站出来挡着,肃顺顿时觉得难办。
  李振看着两人争锋相对,心中嘿嘿笑了笑,这个争斗好。旋即,李振说道:“依本官看,看在董元醇是为大清的基业着想的份儿上,饶他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啊,将董元醇拉下去杖责二十大板。”
  肃顺有了台阶下,罕见的没和李振抬杠。
  他哼了声,便不再说话。
  奕䜣保住了董元醇的性命,同时也通过董元醇试探出了肃顺等人的底线。他想获取权利,还得靠外力。奕䜣转身离开,部分官员也跟着奕䜣离开。很快,百官退朝,只剩下李振以及其余的七个辅政大臣。
  肃顺看了眼李振,沉声道:“走,去看看皇上的情况。”
  李振道:“慢着!”
  肃顺见又被李振阻拦,喝道:“什么事?”他自从见到李振之后,就事事不顺,现在又被李振阻拦,心中的怒气立刻爆发了出来。
  李振说道:“去储秀宫,有大事需要几位定夺。”
  端华见肃顺又要反驳,道:“先去储秀宫。”
  端华同意了,肃顺不好反驳,只得答应了下来。一行八个人,全部是出了金銮殿,朝着储秀宫行去   端华走在前面,带着所有人直奔储秀宫。
  来到储秀宫,端华没有直接进入,而是先请人通传。旋即,端华又靠近载垣,在载垣的耳旁低声说了几句话。载垣又告诉肃顺,肃顺又告诉杜翰等人,以端华为首的七个人都知道了端华的话,唯独李振没能听见这些人的话。
  显然,端华是直接把李振排除在外,他们七个人作为一个整体,而李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李振也不在意,他本来就没打算融入其中。
  不多时,太监走出来,恭敬的道:“诸位大人,请!”
  端华得到了慈禧和慈安的允许,才带着载垣、肃顺等人进入储秀宫。以端华、载垣、肃顺为首的七个人进入后,端华和载垣分别坐在大厅的左右两侧首位上,肃顺坐在左侧第二位,杜翰坐在右侧第二位,接下来依次是景寿、穆荫、匡源,三个人紧挨着坐下。
  如此安排,李振不可能坐前面,只能在最后面一位。
  按照座次的排序,他是最小的。
  李振看了眼老神自在的端华,暗骂老狐狸。刚才端华告诉载垣等人的事情,肯定是抢座位的事情。虽说李振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恼怒,但更多的是觉得好笑。一个座位,就能决定权利了吗?最终还得看手中的实权啊!
  李振控制了九门提督衙门,把章国栋、张之平控制在手中,他就掌握了在北京城中的话语权,端华、肃顺等人想要排挤他,明显是不可能的。
  “咚!咚!!!”
  鞋跟撞击地板的声音传来,李振循声望去,却是慈禧和慈安来了。两人的脸上都布满了痛苦的表情,眼中含泪,极为悲伤。
  端华问道:“皇后娘娘,何故垂泪?”
  端华年逾五旬,是宗室中颇有威望的人。道光帝死的时候,端华是道光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辅佐咸丰登基。现如今咸丰死了,端华又作为辅政大臣,威望十足。他开口询问,慈安立刻停下哭泣,哽咽道:“郑王爷,皇上在今早殡天了!”
  “啊!!”
  端华惊呼一声,身体一阵摇晃,险些摔倒在地上。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端华沉默了半响,蓦地高呼道:“皇上,您怎么舍下老臣去了啊!皇上啊,您这么年轻,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皇上啊,老臣舍不得您……”端华擦拭着眼睛,一阵大哭,哭的是天昏地暗,仿佛是自己的亲爹亲娘死了,无比伤痛。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