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752)

阅读记录

  李振一脸的笑意,目光落在曾国藩身上。
  曾国藩叹口气,点点头。
  显然,曾国藩也认可李振第二点的看法。
  李鸿章说道:“弘毅贤弟,我的士兵可能武器不怎么样,但是还有士气啊。军队的士气上来了,众志成城,同样是可取的。”
  李振轻轻摇头道:“少荃兄,你钻牛角尖了。在相同的情况下,士气高昂的军队的确是占有优势的。但我的第一点就说清楚,必须有一个正常的主帅。自己这方的主帅看到对方鼓舞士气,他难道不会鼓舞自己军队的士气吗?和尚可以做,道士也可以做的。”
  李鸿章点点头,道:“继续说!”
  曾国藩一言不发,等着李振继续讲。
  李振继续道:“第三点,也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我认为一个军队要有一股军魂,让所有的士兵们有向着军队的士气,这是这一股精神。有了这股精神,才能把所有的士兵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可以把后背交给同袍战友,让他们可以拼命的厮杀,让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浴血拼命。这一点,我认为是最困难的,也是军队失败了也不散的关键。”
  “呼!!”
  李振说完后,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
  此时,以曾国藩为首的人,全都是陷入了沉思中。仔细想想,李振说的很简单,都是能懂的,具体操作起来,却又是不那么容易的事情。
  良久后,曾国藩叹息道:“说到底,重点是武器不够厉害啊!”
  李鸿章说道:“若是我们的武器厉害,早把发匪解决了。”
  李振眼珠子一转,心中有了另外的想法,严肃的说道:“要改变武器,就必须要向外国的洋人学习。如今洋人船坚炮利,火器厉害,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东西。不管是洋人的政治,亦或是经济,或者是文化,都值得学习,凡是洋人的,都可以去研究。”
  李振这么说,是想让两人接触更多的信息,让两人开眼看世界。   李振的想法是想让曾国藩和李鸿章尽快接触外面的世界,当两人看到外面的世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见识了更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思想会渐渐的发生改变。如此一来,有一定的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两人忠君的思想。
  最重要的是两人都还没有崛起,地位不高,能虚心的接受新事物。
  曾国藩说道:“弘毅的意见,我会采纳的。”
  李鸿章也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弘毅一番话振聋发聩,让我大开眼界。看来,还真是小觑了洋夷。”
  李振笑说道:“其实要获取更多的新信息,国内就有来源。我在广州开办了‘九州日报’,报纸上专门刊登洋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内容,还涉及洋人的武器。主办报纸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名士魏源,他和林则徐是好友,接触了许多外国的事情,本身在这方面有经验。所以,你们可以多看‘九州日报’,多学习外国的制度、武器等,学强国之道,学强自身之法。”
  李鸿章点头道:“弘毅贤弟的建议我会去做的,一定身体力行。不过,我还想参观弘毅贤弟军队士兵的操练,可否?”
  这话出口,曾国藩、曾国潢等人都齐刷刷的看向李振。
  显然,这是曾国藩一行人来此的重头戏。
  李振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说道:“好,去看一看士兵的操练。”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脸上露出喜色,立即起身,兴致高昂的跟着李振出了中军大帐。叶澄衷跟在李振身旁,说道:“大帅,先去哪里看呢?”
  曾国葆插嘴道:“既然去看操练,自然是随意走,不能有安排。”
  叶澄衷年纪不大,跟着李振却有一段时间。见曾国葆突然插话,一点都不讲规矩,心中略微有些不喜。他看了曾国葆一眼,收回目光等着李振说话。
  李振笑说道:“好,随意看看。”
  曾国藩见李振没有生气,顿时松了口气,然后瞪了曾国葆一眼,才开口道:“弘毅,五弟说话口无遮拦,请不要放在心上。”
  李振摇摇头,说道:“伯涵兄严重了,我认为国葆大哥说得很对。既然去看操练,自然是不能事先准备好的,否则就是去看表演,不是真正的操练。现在这个时段,军中的士兵还在练武,我们先去看练武的士兵。”
  李振带着一行人,直奔军中的大校场。
  “哈!!”
  “嘿!!”
  ……
  校场中,大喝声此起彼伏,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