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750)

阅读记录

  此时,站在曾国藩后面的一干人等都觉得心中舒服,脸上露出笑容。原因很简单,因为李振以礼相待。
  “老师,李大人平易近人,您就不要推辞了。”
  一个约莫三十出头,留下短须,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说道。这人目光清澈,举止从容,不卑不亢,透着一股圆滑之意。
  曾国藩爽朗一笑,说道:“弘毅,我痴长你几岁,就直呼你的字了。”
  李振说道:“这才对,你我不是外人,不用见外。”
  说罢,李振拉着曾国藩的手,带着曾国藩大步进入营中。紧跟着,曾国藩带来的人也都进入营中。一行人好奇的望着营地内的一切,神色兴奋。因为自从他们知道了有李振这样的一个人以来,都是听到李振连战连胜的人,没有听说李振兵败的。
  这样一个传奇色彩的人,让曾国藩一行人很好奇。
  中军大帐,并不是接待来人的,只有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李振摆手指着会议桌,说道:“伯涵兄,我这里没有接待人的桌椅,只有这一张众将议事的会议桌,简陋了些,请伯涵兄见谅。小叶,撤掉会议桌,重新布置一番。”
  “是!”
  叶澄衷答应下来,立即准备出去。
  “且慢!”
  曾国藩伸手制止,说道:“常言道入乡随俗,既然我来到弘毅军中,自当遵从规矩。会议桌就不用撤掉,平时怎么落座的,我们就怎么坐下。”
  叶澄衷目光一转,等着李振的答复。
  李振点点头,说道:“伯涵兄不讲究,那就懒得换了。伯涵兄,请坐!”说着话,李振走到会议桌旁,一撩衣袍坐下。李振坐下的位置不是以往的会议桌正上方,而是坐在会议桌左侧的正中央位置。这样一来,当曾国藩坐在会议桌右侧正中央的位置,两人面对面而坐,更有利于交流,也不会形成太大的差距。
  曾国藩是四十出头的人了,沉浮半生,见李振对他如此礼待,心中极为感激。曾国藩在李振的对面坐下,坐在曾国藩左手侧的是先前劝说曾国藩的中年人,坐在曾国藩右手侧的人也是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人。然后依次还有三个人在左右两侧坐下,其余的人都在后面站着。
  李振这边,只有李振一个人坐下,龙熬、叶澄衷等人都站在李振的身后。
  李振没有直入主题,摆手指着曾国藩身边的人,笑说道:“伯涵兄,先介绍一下你身边的人吧。来了一趟,总不能让我用‘那谁、喂、喂’之类的称呼,这样多不好。”
  曾国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举止更显从容了些。
  旁边的人,都是面带笑容。
  李振一句调侃的话,顿时让气氛活跃了起来。
  曾国藩摆手指着左手侧的中年人,说道:“这位是我门下弟子李鸿章……”
  “李少荃!”
  李振眉头一挑,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李鸿章闻言,也很惊讶。此时的李鸿章名声不显,并没有过多的人知道。‘少荃’是他自己取的号,李振却张口说了出来,让李鸿章很惊讶。不过,李鸿章还是很快恢复过来,站起身抱拳道:“下官李鸿章,见过钦差大人。”
  李振打量着这个东方的‘俾斯麦’,心中感慨。
  这一次,真是名人大聚会啊!
  晚清的两大重臣都汇聚到了他的营中,绝对是世所罕见。李振见李鸿章站着,也站起身,伸手说道:“少荃兄,我这边不兴抱拳礼,除了军礼之外,都是握手。”
  李鸿章点点头,赶忙伸手和李振握手。
  旋即,李鸿章坐下。
  不过,李振却仍然是站着,曾国藩也不好继续坐下,立刻站了起来。尤其是他见到李振和李鸿章握手,才回想起李振在营地门口迎接的时候也曾伸出手,只是当时他抱拳相对,两人并没有握手,事情发生了,曾国藩就没有去考虑了。
  他继续介绍了剩下的人,坐在曾国藩右侧的人是曾国潢,是曾国藩的二弟曾国潢,接下来依次左右排列,是三弟曾国华、四弟曾国荃、五弟曾国葆,曾家五兄弟全部都列席。
  李振一一和几人握手,然后才坐下。
  叶澄衷让人上茶,又站在旁边。
  李振呷了一口茶,笑说道:“伯涵兄千里迢迢来我营中,有什么事情吗?”对此,李振心中也在琢磨,思考曾国藩是想要借兵、还是要借钱,亦或者是借武器。
  曾国藩说道:“不瞒弘毅,我此番来,是向弘毅取经的。”
  “哦,此话怎讲?”李振问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