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746)

阅读记录

  “哦,详细说说!”李振笑说道。
  郑藻如接着道:“营中士兵亲如兄弟,充满着朝气、阳光和活力,操练的时候,他们却又给人一种沉稳认真的感觉。这样的一支军队,是一支纪律森严却不乏亲情、友情支撑的队伍,堪称无敌之师。”
  “马屁,这是马屁啊!”
  李振乐了,欢喜的说道。
  虽说郑藻如的一番话是恭维话,但的确是说到李振的心坎上。军队是李振一手打造出来的,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在里面。
  李振也自认为军队是一支无敌之师,所以很高兴。
  郑藻如神色如常,不卑不亢的继续道:“我在江北大营呆了半个多月,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针对营地中的俘虏,让俘虏归心。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就可以让他们以后不再为恶,不再助纣为虐,不再给祖宗蒙羞,并且也能让他们免于性命之危,也让军队更有广阔的前途,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哈哈哈……”
  李振朗声大笑,连连点头。他能感受到郑藻如的一番话是发自肺腑的,这个人的确是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才能有这样的认识。
  郑藻如见李振笑了,也松了口气。
  其实,他来之前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面对一个封疆大吏,他肯定是有些担心。不过和李振交谈后,他的顾虑消失了。堂堂一省提督并且兼任巡抚的人,还是皇帝敕封的钦差大臣,竟然如此平易近人,让他觉得留在江北大营是一个无比睿智的决定。
  李振笑罢,问道:“郑先生,你在营中担任什么职务?”
  郑藻如挠了挠头,道:“暂时没有具体的任务!”
  黄士海接着道:“大帅,郑先生给营中的上万俘虏进行讲课,这个职位既不属于军中,因为他不打仗,不带兵,只是留在后方的人。同时,也不属于地方官员,因为他没有地方官员的权利,我不知道该怎么划分,只能等着大帅回来再仔细的给郑先生定位。”
  李振点点头,陷入了沉思中。
  郑藻如做的是思想工作,类似于军队的政委。
  但是,后世的政委权限却不仅仅是思想工作,还有更大的权利。李振的事业在上升阶段,并不想让更多的人去干涉军队。
  李振思虑良久,说道:“目前,我们的军队已经壮大到上万人。人多了,林子也就大了,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有骄傲、有自满,有狂妄……所以必须进行思想教育,要有人能让所有的士兵万众一心,这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源泉。并且,每一次的俘虏问题也要解决,所以也要进行思想上的教育。”
  “我拟定单独的成立一个部门,针对军中士兵的思想教育、纪律等进行指导。这一个队伍不带兵,却按照军队的上下级制度进行划分,享有旅长、团长等各级的权利。”
  李振看向郑藻如,说道:“郑先生,你觉得把这个部门叫做什么呢?”
  郑藻如道:“我也不知道,暂时没想到。”
  说话的时候,郑藻如心中隐隐有些兴奋。因为这个部门是还没有建设起来的,他恰好遇到了这个机遇,将成为李振的心腹之一。
  李振快速的转动脑筋,思考着这个部门的名字。
  黄士海说道:“大帅,干脆就乘坐教育部吧!”
  “噗嗤!”
  李振顿时笑了,没想到黄士海会想出‘教育部’三个字。他看着黄士海,问道:“士海,说说你为什么想到教育部!”
  黄士海嘿嘿一笑,说道:“您刚才说一个建立一个部门,我就想到了朝廷中有工部、户部、兵部等六个部,我们既然要增加一个部门,又是搞思想教育的,干脆就截取教育两个字,称作教育部,岂不是很贴切吗?能够和六部平起平坐,那才是厉害的。”
  李振哈哈一笑,问道:“郑先生,你觉得如何?”
  郑藻如说道:“其实就称呼来说,朗朗上口,而且符合事情的本身,是非常好的。只是,一个部门非常复杂,若是定下了这个部门,下面还会有各级的人员,这些人员又该冠以什么样的称呼呢?这个恐怕需要一定的精力去制定。”
  李振闻言,笑说道:“这个简单,我这里就有一个定位。”
  黄士海说道:“请大帅明示!”
  郑藻如也带着期待之色,想要听听李振的意见。眼前这个的年轻提督大人大刀阔斧的搞变革,胆量之大,让他极为佩服   李振笑说道:“教育部官员的任命,我的打算是依旧使用军中编制,按照旅、团、营的等级划分进行任命。这样的任命方式,对我们目前的发展是好的,因为这个方法够简单,有利于我们目前的发展。若是搞得太复杂,反而不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