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940)

阅读记录

  “范仲淹!范仲淹早就死成肉干巴了!”杜鹏翻着白眼。

  这一下,连小龚、小李都笑岔了声。肉干巴!他脑袋里这种乡土语言倒不少,都是在云南当兵时学会的!

  “你呀你,真拿你无法!”司徒川要笑不笑的样子。“好好好,学不进,不逼你学。破不了案,你负责!”

  唷!话里藏着话!

  “反正,备课本就在桌上……”司徒川又补了一句。

  立刻,杜鹏和小龚、小李的三颗脑袋又凑到了桌边,六个眼珠子又一次扎进了教案里。

  司徒川后退几步坐到椅子上,静静地等待。

  过了好一阵,杜鹏先开了口:“这一句,这一句怎么给画掉了?”

  “那是耿春江自己写的又自己画的。”司徒川语气平淡。“我回到局里,首先找人做了笔迹检验和墨水化验,然后才来找你们。唔,怎么不透着亮瞧瞧?”

  杜鹏一怔,马上举起备课本,确切地说,是把这一页纸迎向窗外。哈!阳光一照,三条直线压着的字迹辨出来了——

  可以举我们十四年前在空心烛的事为例。

  司徒川抢步向前,声音又脆又响:“好,看出来了!现在,我们把他前面写的几句和画掉的这一句连起来看一看。注意!他是这样写的——究其思想深度与力度而言,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更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可以举我们十四年前在空心烛的事为例。”

  刑警队办公室静了下来,静得异乎寻常。

  “十四年前……空心烛……”杜鹏的眼睛瞪得又大又亮。

  “首先,”司徒川又一次竖起了食指,“我们必须弄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这八个字的含义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总之,这八个字表达的是一种人格高尚的思想感情。唔,明白了这八个字的含义,我来说说他自己画掉的这一句。注意,在画掉的这一句里,耿春江给我们留下了几点非常重要的启示。”

  “启示?!”

  “对,启示!”司徒川点点头,“我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准确的词语了,就是启示!第一点启示,‘十四年前’。请看,这个备课本是耿春江1981年作的,也就是说,十四年前,即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化大革命!”三个伙伴脱口而出。

  “第二点启示,‘在空心烛’。”司徒川继续说。“注意这个‘在’字。唔,你们觉得这个‘空心烛’是个东西还是一个地方?”

  “我觉得是个地方。”小龚严肃地说。

  “同意。”杜鹏说。

  “我也同意。”小李也点着头。

  “好,”司徒川挥挥手,“也就是说,十四年前,1981年之前的十四年,即1967年,在一个叫‘空心烛’的地方曾经发生过一件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呢?唔,现在我讲第三点启示,‘可以举我们十四年前’。注意‘我们’这两个字。”

  “这说明除了耿春江还有别的人!”杜鹏说。

  “对!”司徒川提高了音调,“现在,我们来推断一下当时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性质的事情。注意!注意!耿春江打算举空心烛那里发生的事情来印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那么,必然的逻辑结论就是——在空心烛那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一件很高尚的事情。”

  好家伙!一层一层越挑越亮了!

  “杜鹏,”司徒川又说,“耿春江曾经给他女儿说过,‘要是爸爸想当个有钱人,那一次就……’那一次,那一次等不等于是空心烛的这一次呢?”

  “司徒川,”杜鹏激动地说,“我看有可能就是一件事!很可能!”

  可是,司徒川的眼神迷惑不定:“我拿不稳,真的拿不稳……”

  四、龙凤之烛

  “没有,没有这样一个地名。”

  “肯定没有?”

  “肯定没有。”地名办的老周严肃地摘下眼镜,“我们省内肯定没有。”

  司徒川道了谢,告了别,离开了地名办公室。道谢时脸上带着笑,其实他心里真失望。难道那个空心烛在外省?那可糟了,又要漫天撒网!

  司徒川坐进“蓝鸟”,在驾驶座上连抽了两支烟,就像个焦头烂额的政治家。两支烟,使他脑子里的灰细胞急速地裂变着。1967年,1967年,耿春江还在读高中二年级。那时候,正是“红卫兵”的年代……参加“红卫兵”,成立“战斗队”,跟着伟大导师闹革命……也许,耿春江是在外省“串连”时到了那个叫空心烛的地方……那是一件高尚的事,只能是一件高尚的事!可是,可是,高尚竟然演变成了谋杀,为什么,为什么?……会不会,会不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呢?……唔,别急,别急,别把推理当成科学结论……

  他把烟头朝车窗外一扔,就在扔烟头的同时,他发现对面走来一位身穿白褂子臂带红箍儿的老太太。嘿,红卫兵,当年红卫兵也是这样臂带红箍儿的!不不,不是红卫兵。是一位卫生检查员!司徒川一踩油门,“日”的一声就把“蓝鸟”开跑了。这儿不是久留之地,这些卫生检查员连市长都敢罚!一个烟头要罚你五块钱!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