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246)

阅读记录

  我因着听到了汪银林比对指印的消息,急于要告诉他,因为让银林占了先着,那还无关紧要,但是霍桑独个儿在黑暗中白忙,未免太冤了。我把这个意思告诉了施桂,施桂也同样的焦急。他说我坐等的主意怕不容易贯彻,因为看了霍桑的打扮,又打过电话回来,看见不会马上就回来。因此施桂向我建议,坐着等不是办法,最好到外面去找,免得他徒劳无功。他指示找寻的地点:几个外面的嫌疑人或是长寿路顾家附近,再不然,到警署里去和汪科长商量一下。

  我开始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走哪条好。霍桑也许有他的策略,不一定像我所料的在黑暗中瞎撞。不过在我的立场,不能不把最近的发展通知他。因为指印的发现,他还没有知道,而这个意见确是案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

  狐疑不决的过程带来了一个意外的解救。门铃响了,施桂高兴地奔出去。霍桑回来了吗?不会。他用不着按门铃。但是夜间造访,这来客多分与眼前的案子有关系。我的料想没有错。跟着施桂进来的是那探员孟飞。

  他穿了一套黑布的中山装,脚上的网球鞋也同样黑色,他的方形脸上有一种兴奋的色彩,一双灵活的眼珠在转动。

  他问道:“包先生,霍先生不在家吗?”

  我应道:“是,他不知上哪儿去了,我也正要找他。请坐。”

  孟飞迟疑了一下,才坐在一只沙发上。他的视线停在我的脸上。我也安闲地坐下来。

  我说:“孟飞兄,你来报告什么消息吗?”

  他的头好像摇一摇,反问道:“报告?包先生,你是说鸿安里的那个朱德禄吗?不是。我没有再去找他。还有那个行踪不明的曹岳年和躺在床上的陈明武,我也不曾作进一步调查。因为汪科长说,这案子确定是屋内人干的,外面人似乎没有关系,所以我也改变了计划。”

  我点点头。“不错。那么现在是汪科长叫你来的?”

  孟探员再摇摇头:“也不是。我是自动来的。我要向霍先生请教一下。”

  “喔,你太客气。什么事?”

  那少年好像有些踌躇。他向旁边的施桂瞧一瞧,就把目光移到一盏有白瓷罩的电灯上去。施桂很知趣,立即退了出去,随手把门拉上。孟飞果然自在了些。他瞧瞧门,就把身子靠近我些,低声说话:

  “包先生,我想我跟你说也一样。我——我有一个念头,说出来你别见笑。”

  “哪里话。你有什么高见?”

  他便凑近些:“包先生,你记得昨天我报告过你们两位,翠喜告诉我,那位顾太太好像是能够走动的——”

  “唉,不错。这女人我也有些怀疑。可是——”我不自觉的接了一句,又连忙煞住。

  孟飞兴奋地说下去:“包先生,你也怀疑伊?那好极。我觉得这顾太太确实是个神秘人物。伊名义上虽是一家之主,可是大权在玲玲手里,玲玲又不是伊的亲生女儿,伊当然恨玲玲。伊为了争握产权,谋杀玲玲,确有可能。我们都已看见过,伊的个性分明特别强,除了不能行走以外,又看不出什么病容。关于大荣的事,情节也相同。因为大荣硬要承嗣,目的自然在产业,这也和顾太太的利害冲突。况且伊开头就咬定大荣是凶手,也很像是一块石子投两只鸟——排除一个,诬陷一个——的老把戏。包先生你说是不是?”

  真奇怪,孟飞的见解和我的意识中蕴伏的意念完全吻合。不过我因着缺乏实际的佐证,还不曾公开发表。

  我说:“你的意思可能说,如果能证明顾太太可能行走,这两件事都是伊干的?”

  孟飞毫不掩饰地答道:“是,我确有这个意思。包先生,你看怎么样?”

  我低垂了头,暂时不答复。见解是完全相同的,可是为着责任问题,我的表示不能不审慎。

  我说:“你的理由确有很大的可能性。现在你打算怎么办?有什么具体计划吗?”

  孟飞道:“我觉得唯一的办法,重要证明顾太太是不是真能行走。证明的方法也有一个,不过我不敢专擅,所以来请教霍先生。”

  我缓缓地问道:“那么,你的证明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孟飞搓搓手,得意地说:“很简单,我看见顾太太的卧室窗外有一棵树。只要一个人爬上树去,弄出一些火光,下面另有一个人喊失火,看顾太太惊醒之后怎么样,这疑团马上可以打破。包先生,你赞同吗?”

  我不禁笑出来:“孟飞兄,你真聪敏,这方法你不是从福尔摩斯那儿学得来的吗?”

  孟飞也露着牙齿嘻一嘻:“对。包先生,要是你认为值得试一试,我们马上去干。”他拍一拍他的衣袋,“汽油和松香末,我都已预备好。瞧,这就是顾家的后门钥匙。”他从上面的一只胸口袋里掏出一个弹簧钥匙。“这是老许帮我的忙,给我弄来的。”

  我情不自禁地赞一句:“你真有本领!”接着我又想到了责任问题。“你这个办法为什么不去征求汪科长的同意?”

  孟飞摇摇头:“不行,他因着那个顾声扬,顾忌太多,一定不会同意我。而且这件事也不便公然地干。我打算跟你——包先生,要是你同意我的话——悄悄地去试一试。要是失败了,我们马上溜出来。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