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755)

阅读记录

  老姑奶奶领着两个警察往正房东侧的那条过道走去,边走边说她的老父亲多么有意思。走到那条过道边上,她指着上方的廊檐道:“我记得可清楚啦,你们看上头——那些檐子的缝你们看到了吗?想当初我们老父亲就跟我们一起上去掏鸟蛋呢。上边没有光,看不清东西,老父亲就教我们使用折光。”

  易大海问:“是用那两面古镜吗?”

  老姑奶奶道:“两面不够,我们用三面。”

  “三面?”

  “对,三面。两面古镜子,外加上一面玻璃镜子,三面。”老人指着廊檐上方说得很兴奋,“我弟弟顺着梯子爬上去,手里有一面镜子,我站在下面的这个地方,我老父亲站在那儿——就是房子拐角那儿。”

  小顺子几步走过去:“是这儿吗?”

  老姑奶奶点点头:“对,就是那儿。我的老父亲手里也有一面镜子。他让太阳光射在他手里的镜子上,然后他调整方向,让他镜子上的光对准了我手里的镜子,然后再让我调整方向,把光线投到我弟弟手里的镜子上。哈哈,这么一来,光线折了几道弯儿,就照到廊檐里去了,里边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

  真令人赞叹,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居然能把科学原理记得那么清楚,并且能表达出来,两个警察真是很钦佩。

  小顺子说:“老人家,你真行!折光原理确实如此。一般情况下,光线是不会拐弯儿的,但通过若干面镜子的折光,光线就能拐弯儿啦,而且能任由人的意思随便拐。”

  易大海插嘴道:“好像潜水艇用的潜望镜也是这个道理吧?”

  “意思差不多。”小顺子道,“只不过潜望镜投射的不是光源,是影像。投射原理一样,属于物理学中光学的一个分支。”

  易大海抬头看看那廊檐,思绪又收了回来,于是道:“老人家,古镜子折光的道理我已经懂了,咱们说说案子吧。”

  提到案子,老人哦了一声:“先别忙说案子,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儿!”

  她告诉易大海二人,近几天好像有人在墙外边往檐子上打手电。

  这情况马上使易大海和小顺子激动起来。易大海望着一侧的院墙,估计了一下是否可以射进手电光来,感觉上可以。

  “老人家,真的是手电光吗?会不会是路过的车灯?”

  老姑奶奶摆手道:“不是车灯,不是车灯,车灯一晃就过去了。那团黄光可没过去,照在檐子上黄乎乎一团,半天不动。”

  这情况的确需要重视,易大海问老姑奶奶檐子里是不是藏着宝贝?老奶奶说:“屁,什么也没有。上百年的房子了,修过几次,有没有宝贝我能不知道么?”

  三个人往回走,易大海脑子里翻腾着几天来的事情。现在大致知道些背景了:为了一对阴阳古镜,郝先生从美国回来要这东西;但老姑奶奶手里只有一面,即便只有一面,她也不会给那个弟弟。郝先生委派梁文来谈,未成。而与此同时,一个身份不明的贼人出现了。他与郝先生接触过,并且在关键时刻打伤了归来的梁文。贼逃了。老先生却在凶手问题上闪闪烁烁不肯合作,很显然,这案子的关键是一对儿古镜!

  在藤萝架下又说了些闲话,听老姑奶奶说了些战乱纷纷的历史。原来这宅子有许多年被别人占了。告辞老姑奶奶出来,易大海说,咱们有必要再去见见郝先生。

  这一次谈话完全是开门见山。易大海在郝先生尚未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啪啪啪将古镜的往事闪电般地亮出来,最后道:“老先生,如果不出人命案子,这是你们家的私事,不归我们管。可如今你的秘书还在昏迷中,那个凶手依然在逃,这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必须听听事情的全部经过。上次谈话您有东西隐瞒了,肯定隐瞒了!”

  郝老先生脸色灰白灰白的,精神极其不好。易大海的话对他很有震动,他沉默着,沉默着……终于“唉”地叹出一口气。

  “好吧,既然你们见到了古镜,我也就不瞒你们了,事情是这样的……”郝先生磕磕巴巴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他简要地述说了在海外几十年的人生风雨,说几十年中他完全把古镜的事忘了,真忘了。真正接触古镜这个话题是在四年前。据他说,那是无意间参加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拍卖会上的一对中国古镜蓦然间使他想起了自己家中也有这样一对儿。那对阴阳古镜的成交价高得惊人。于是,他的欲望一下子就被激活了。接下来,在离别大陆几十年之后他回到了中国,见到了离散的老姐姐。可他却突然发现自己根本张不开嘴,在国内住了些日子他就走了,没提古镜一个字。

  说到这里,郝先生一下子抬起了沉重的头,眼光灼灼:“我本想把这些事统统忘掉,再也不提起了。可是……可是今年初的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小顺子急问。

  “一条消息说,当年拍卖出天价的那对阴阳古镜是假的,是赝品。真品在中国!”

  两个警察豁然明白了:郝先生的欲望再次被激活了!是呀,假的卖出那么多钱,真的不就更值钱了么!

  郝先生承认自己的贪欲,说:“唉,不好意思呀,不然我干吗要带一个梁文来呀,他几乎就是经纪人的身份,替我去谈!”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