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587)

阅读记录

  山羊胡子老头第一个站起来,他殷勤地帮助列车员搀扶醉汉爬到右侧的上铺,大汉瞪着一双醉眼仔细地瞧了瞧老头,嘟噜了一声“谢谢”之后,便躺在床铺上。披着黄大衣的青年人也撩起被子张望了一下。列车员走后,就剩下醉汉的喘息声打扰着车厢里的寂静。大家各自忍耐着,不久好像人们都自然地进入了梦乡。

  天还没有亮,董老太太就醒来了,这时列车早已过了锦州。可是车厢里的四个人只剩下了两个。睡在老太太下铺的青年人和山羊胡老头可能在半夜的时候下了车,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了。

  醉汉睡得比方才还酣。老太太过了一会儿又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太阳光照得挺亮,车厢里的广播喇叭声把大家唤了起来。一夜的工夫,大汉完全清醒了。老太太同他谈了些家常话,知道他在抚顺A矿第二坑做工,这次是去唐山看母亲的。两人同时在沈阳下的火车。

  董老太太谈得很细致,她所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没有放过。这是因为在一次寻常的旅行中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而对刘处长和张明来说,老太太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两个人仔细地听着,还不时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记下什么。

  “除去大汉以外,那两个人叫什么名字,在何处工作,到哪里去呢?”老太太的谈话刚告一段落,刘处长就向她提问。

  “我上车以后两个人没谈多久,说话的声音又小,只听说老头是探亲的,青年人是转业军人,他想到工业建设岗位以后怎样学习怎样工作,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那个大汉叫什么名字,确实到抚顺来的吗?”张明插了一句。

  “下车以后再没见他,听说他是抚顺A矿第二坑的工人,姓孙,叫什么名字没有问。”

  “半夜那两个人走了以后,您乘的车厢又上来人没有?”刘处长继续问。

  “没有。两个下铺一直是空着的。”老太太喝了一口水又说。

  “现在您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法呢?”刘处长说着用亲切的眼光看着老太太。

  “我看那个青年人是个善良的人。”老太太稍停顿了一下又说,“那个老头挺和气,肯帮助人,倒像个常出门的人……”

  “那个姓孙的黑脸汉子呢?”张明又插了一句。

  “那个年轻人不争气,说起话来三不着两,出门还喝得醉醺醺的,可真不是个事。”

  “您看他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张明着急地问道。

  “我可没有这个眼力,看不出个道道来。”老太太认真地回答。

  刘处长又问了一些别的情况,最后对老太太说:

  “您的检举信和方才谈的情况,对于我们帮助很大。我们衷心地向您表示感谢。”说完便起身告辞。

  在回来的路上,刘处长和张明两个人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两个人的脑子里同时在想着问题。张明紧皱着双眉,恨不得一下子把汽车开到第二坑找到姓孙的大汉,把事情弄个明白。当然,刘处长想得更远一些。往往案件有了一些线索,反而使人的思路更加复杂起来。他想,董老太太提供的线索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这不仅只是时间上的偶合,而且情况本身使这件有如茫茫大海捞针的案件似乎看到了头绪。可是火车上穿黄大衣的青年是谁呢,为什么要把他杀死呢?凶手又是谁呢?黑脸汉子又是怎样一个角色,他会是凶手吗?一连串的问题在脑海里交织着。

  他是凶手吗

  次日下午,刘处长和张明来到A矿第二坑调查董老太太说的那个姓孙的黑脸汉子。

  第二坑,在距离市区南边不远的一个高山下。这是抚顺矿区进行总体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按照设计能力,这个改进后的近代化大型矿井,炼焦煤的年产量要比原来增长三倍左右。

  刘处长的汽车一开进第二坑的工区,张明就被洋溢着一片生气蓬勃的建设景象给吸引住了,在他的提议下,他们把乘坐的汽车寄存在工区传达处,两个人步行着向第二坑党总支办公室走去。

  在一块大约三千平方米的矿场上,到处堆放着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卡车和电气机车来回不停地奔跑着。这边一对斜井的绞车天轮还在转动,那边已经竖起了一对更加高大的绞车架子。工区里到处红旗招展,不远就是坑口,有许多工人出出进进,他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劳动。

  第二坑党总支书记王云在一间窄小的会议室里接待了刘处长和张明。他们围坐在一套半旧的沙发上。

  王云是一个工人出身的青年干部,他长着一副清俊的面孔,在长方形的脸颊上盖着一头乌发。他给客人的印象不仅诚恳、热情,而且聪明、精干。自从第二坑重点工程开始筹建,王云就被调到这里担负党的领导工作。因此无论对工程和对工人的情况,他都比较熟悉。

  主人和客人互相介绍之后,刘处长便请总支书记介绍姓孙的大汉的情况。

  “经过我们初步了解,那个姓孙的工人名叫孙发贤。”王云介绍说。“他过去是本矿的一个汽车司机助手,1952年因偷盗被判处一年徒刑。他今年才出狱不久,是两个月前随着一批临时工人分配到第二坑来的,当杂工,最近一个时期他在坑木场看管坑木……”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