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577)

阅读记录

  每一次翻阅档案发现了问题,黄一尚虽然高兴,但更多的是一种责备自己的心情,为什么自己这样麻木大意!为什么早不能发现这个问题!

  这一次是第四次翻阅宋金山的档案了。他仍旧是这样一种心情,既怀着希望,也带着担忧,但是这次终于再没有什么新问题了,只有“王银生”这个老问题还是悬着。

  台风息了,暴雨停了,太阳升了起来,黄一尚打开钢窗,远远地看到一个人急匆匆地赶进厂来。

  进来的是工人张祥谦,正是来找黄一尚的。

  黄一尚说:“张祥谦同志,找你来是为的和你‘核实’一件事。”

  张祥谦一时没有听懂“核实”两个字,愕了一下。

  黄一尚说:“好啦,咱们不打那些官腔,我问你,解放以前你不是在虹金橡胶厂做过工吗?”

  张祥谦说:“是的。”

  “那时你认识宋金山吗?”

  “不认识。”

  “可是他说他也在虹金做过两年工。”

  “什么时候?”

  “虹金关厂前的两年:1947、1948年。”

  “没有,绝对没有他。那时厂都快关了,工人也不多,只要是工人,我个个都认识。就没见过这个宋金山。”

  “可是还有人证明他哩!”

  “谁?”

  “王银生!”

  室内的空气顿时一变,张祥谦的大手“砰”一下落在自己的膝盖上,他激动得站了起来,不,简直是跳了起来:

  “我也正要向你报告这个人!黄科长,你知道,前天晚上拉我去喝酒的也就是他——王银生!”

  黄一尚心中最后的一个结解开了。他兴奋地看着张祥谦,张祥谦并不避开他的目光,不,他根本没有注意这种目光,只是一个劲地念着这个名字:“王银生,王银生……”想抓住一条更加确切的回忆的线索……

  “昨天晚上你来过后,我又找来了几个虹金的老工友,我把模样说给他们听:黄胖脸,黄牙齿,淡眉毛……我说我记得虹金有这么一个人,他们想了想,都说;是有这么一个人,谁也不知道 这人在厂里是干什么的,只见他有时夹个皮包在厂里出进!这个人的名字就叫王银生!……”张祥谦回忆着,讲着。

  黄一尚拿起电话听筒,拨了号码:

  “喂,江青同志吗?对!加速行动!我介绍一个同志到你那儿去,他认识七○七!……什么?七○七已经有了下落?……黄胖鬼找不到?别找啦!黄胖鬼就是七○七,七○七就是黄胖鬼!……对,对,我叫他就去!”

  黄一尚打完电话,看到张祥谦诧异地瞪大了眼,就向他作了解释,原来“七○七”是王银生的“代号”,而“黄胖鬼”就是灌张祥谦酒的那个家伙的代号。说完,黄一尚要张祥谦立刻赶到江青那里去,在握手道别的时候,黄一尚忽然想起一件事,顺便又问了一句:

  “张祥谦同志,你有过那样的一双手套吗,右手的中指尖上有一个洞的?”

  “有啊,前几天我把它扔到废料堆里去了,要这双手套吗?等会儿我去捡回来!”

  “算了,走吧,早有人帮你拣去啦。”

  一伙特务、一个阴谋的内幕已经完全被揭开了。这两夜一天里,黄一尚和江青没有睡过觉。他们知道自己对于海防前线负着责任,他们知道这个案件如果不能迅速破获,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的破坏就会接踵而来,那时前线不能及时得到救生衣,战斗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即使不是工厂发生爆炸,只是一个特务通过一小张纸片把工厂制造救生衣的数量和交货日期的情报送出去,那就也会损害到前线的斗争。黄一尚曾经是一个军队指挥员,自然是更加明白这事的利害的。

  现在,黄一尚就像以往打了胜仗一样,特别感到神清气爽。两天以前隐藏在暴风雨里的一切,现在却像电影一样生动地映现在自己的脑中了。他好像亲眼看到了特务宋金山和赵天恩怎样走出德安公寓又在和平路跳上了汽车,宋金山怎样从汽车顶上越过墙头把一只脚踩在垃圾堆上;那个来无踪去无影的黄胖鬼王银生怎样又喝酒、又到旅馆开房间,洒脱地干着为同伙打掩护的勾当。那些原来看来是偶然的各不相关的东西:特务们一时“疏忽”留在司机嘴里的一双手套、王阿发的密告、张祥谦的酒店巧遇,现在一下都变成必然的、一系列的东西了。……

  电话铃打断了黄一尚的默想。公安局通知:“可以动了。”

  就在这时候,特务宋金山正按着他的头子赵天恩昨天晚上的指示在执行“第二个方案”。

  在工厂的仓库的一角里,宋金山正威胁着王阿发:

  “你要保这个密,我可不替你保那个密了!”

  原来来金山要王阿发告诉他包装间已经包装的救生衣的数字和下一步计划包装的数字,可是王阿发已经不是两天前的王阿发了,他拒绝说出这个数字。对于宋金山的要挟,他回答道:

  “不用劳驾啦!我自己已经报告了。”

  宋金山浓眉一竖,说:

  “你别想好事!谁管你赌钱不赌钱!可是你和我串通一气诬害张祥谦,在车间里放谣言,这事又怎样说!我要坦白了,我是特务,你也逃不脱同谋的罪!”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