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571)

阅读记录

  国营宏大橡胶厂最近接受了一批国防订货,赶制解放军解放沿海岛屿需用的大批救生衣。一接到这个任务,全厂紧急动员,工人们展开了支援前线的生产竞赛;全体人员都进行了保守国防机密的学习;厂里的人事制度也相应地严格起来,多日来没有招一个临时工;职工出入厂门不得携带任何物品,而且必须交验证件;围墙上虽然没有装设电网,但是经济警察一到夜间就加班巡逻。偏偏这时候又来了暴风雨,保卫科科长黄一尚同志就干脆把铺盖搬到了警卫室,亲自坐镇夜间的警卫工作。

  夜里十一时五十分,担任第二班巡逻的两个经济警察听到工厂围墙外有一声急刹车的声音,接着他们就到警卫室去交班,同时汇报了这个情况。接第三班的是经济警察陈燕和李荣庚,他们担任十二点到两点的巡逻。一走出警卫室,组长陈燕就听到工厂墙外有类似汽车发动的声音,但是这时风是这样大,就像要把上海这几千几万个高烟囱一齐扫倒似的,工厂上空的电线电缆也在风中狂啸,在这样的狂风暴雨里,不管听什么声音,总是听不真切,陈燕说是汽车的声音,李荣庚却说像是电线的啸声,这样,他们也就没有继续追究这件事。

  高统胶靴噗嗤噗嗤地响着,电筒光一会儿在围墙根闪亮,一会儿又在各车间门口闪亮,两个经济警察小心地巡逻着……

  陈燕走进了第一车间,一会儿,电筒光向外闪了三下,李荣庚立刻赶了过去:

  “发现什么啦?”

  “看!”陈燕的电筒指着地下——地下一道水迹一直向第二车间延伸过去。

  是前一班巡逻留下的痕迹吗?然而水迹中却没有一个脚印。陈燕和李荣庚对视了一下,跟踪着水迹,通过一段室内走廊,走到第二车间,车间里一片漆黑,李荣庚摸到墙边,扭开了电灯。

  车间里明堂堂地没有什么异样,窗户关得很严实,车间有两个门,通卸车场的一个门已经锁闭,只有通第一车间的那道门是敞着的,水迹就是从这里伸过来,一直延续到车间中央那台“轧橡车”旁边。

  轧橡车是厂里最重要的一台机器,机器上插着一面三角红旗,旗上绣着几个字:先进生产小组。

  巨大的机器还是安安稳稳地蹲着,每一个零件都是亮光光的。陈燕和李荣庚动手将机器近旁的软橡一块块搬开,上下左右,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水迹究竟为什么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呢?是什么狗或猫到车间里闲逛了吗?但是厂里既没有狗也没有猫。陈燕又一次用电筒照亮了机器的下层,忽然有根什么银亮的东西一闪,仔细一看却是一根细麻线,从车脚板底下伸出来,在上面轧橡滚筒的轴心上挂着,就像是白天工作中无意滚上去似的。陈燕的心剧烈地跳起来了,他轻轻地扳开车脚板一照!终于看到了一扎炸药,那条麻线正扣住了炸药上的信管,啊!只要明天早晨一试车,轧橡滚筒一转,一场巨大的爆炸就会发生在这里!

  陈燕守着机器,李荣庚立刻到警卫室去报告,保卫科科长来了;十分钟以后,公安局的警备车也开到了。

  这时候,李荣庚想到了二十分钟以前陈燕听到过的那一声汽车发动的声音,他赶到厂外的围墙边看了一下,但是街上的积水差不多已有一尺深,暴雨仍在哗哗地下着,这时候即使有一队坦克开过,怕也不会留下一点痕迹!

  仅有的一个脚印

  仔细地检查了现场以后,陈燕和李荣庚继续巡逻,黄一尚科长和公安局的江青同志一起回到警卫室来。

  在检查现场时并没有发现什么非常有价值的线索,特务选择在这样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来进行破坏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大雨一冲,踪迹不留。在进入室内之前,特务显然把鞋脱了,因此在室内也只留下了从衣服上滴下来的零星水点,而没有留下脚印。但是,不管计划多周密,也难免要露出一点破绽,就在东边围墙根的一个垃圾箱里,特务还是留下了一个脚印。垃圾箱的盖本来是开着的,大概特务在越过围墙跳到垃圾箱上时,一不小心踩进了垃圾堆,于是在果皮纸屑和煤灰合成的垃圾堆上,终于留下了一个凹坑——一个犯罪的脚印。

  黄一尚非常不满自己的工作,他一面请江青坐下,一面连声痛责自己的疏忽,既然特务能够爬墙进来放炸药,那就说明自己没有把警卫工作组织好。看!特务就钻了我们这个空子进来了。

  江青比黄一尚这个刚从军队转业出来的干部年轻些,但是做保卫工作的时间却长些,因而也显得沉着些。他倒觉得橡胶厂的警卫工作还算是做得不坏的,要不,还不知会发生怎样严重的事故呢。不过他现在想的是另外的问题,他向黄一尚说:

  “我觉得,那个垃圾堆上的脚印,到底也给我们说明了一些问题。”

  “说明特务是从厂外越墙进来的吗?这,就是没有这个脚印也可以说明了。”

  “不,正相反,脚印说明了这个特务虽然是从厂外来的,却还是个厂里的人!”

  江青的这句话把黄一尚引向了思索,进而有条有理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脚印落在垃圾箱上,垃圾箱离卸车场最近,可是他不从卸车场那个门进车间,却绕了大半圈从第一车间的小门进来,他这样做,显然是因为他早就知道了通卸车场的那个门晚上是关闭的……第二,他先进了第一车间,第一车间也有很多机器,可是他不破坏那些机器,因为他知道破坏那些机器对我们目前的救生衣生产并不是最致命的,而真正对我们最重要的是‘轧橡车’……”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