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525)

阅读记录

  讲到这里,苏懿贞的眼圈有些湿了:

  “后来,傅大为找过她几次,她总是躲他,有一回她对我说:‘大姐,我永远不想见他了!’我问她为什么呢,她却不吭气。有一天夜里,她小声对我说。‘大姐,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男人是虚伪的,女人是不幸的!’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接着过了不久,她就失踪了!”

  “苏同志,您还能记得她失踪的日期吗?”

  “大约是中秋节以后,我记得过节那天,她还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哭呢!”

  “有人说她和国民党的军官走了,您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苏懿贞摇摇头说:

  “我不大相信。当时听人们这样说,我还生气呢!我知道小全不是那种眼光短浅的人。”

  赵颖这时又想起什么,她小声地问苏懿贞:

  “您知道全雅静怀过孕吗?”

  “这个,我可不知道!”

  “您没发现她有怀孕的征候吗?”

  苏懿贞迟疑了一下,想了想说:

  “没有!”

  “据您了解还有谁能更多地了解全雅静的情况呢?”

  苏懿贞略略思索了一下,说:

  “过去在约翰医院工作的人留用的很多,不过不在一个科的人只是一般的认识,现在的花匠吕福老大爷过去是外科的工友,再就只有吴济仁教授了。”

  显然,赵颖对这次访问感到很满意,辞别时她再三向苏懿贞道谢,当骑着自行车飞驶在马路上时,她那满载着愉快的心情,还一直在想着苏懿贞告诉她的那些情况。

  一个可疑的人

  在人事科办公室的沙发上,坐着一个身穿薄海军呢两用衫的人,圆圆的脸庞上,架着一副度数不太深的近视镜,有些过敏的眼光,正在漫无目的地翻阅着最近的《人民日报》,手托着报夹子,时而望望墙上的电表,时而望望窗外的阳光,脸上表现出焦灼和不安。

  负责审干的张科长,从里屋拿出一份打字稿,坐在这个人的对面,很和蔼又很严肃地说:

  “傅大夫,您的历史情况,已经基本上搞清楚了,您哥哥在国民党新六军里面的职位和活动情况,据我们了解和您交代的是一致的,因此,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

  被称为傅大夫的人,就是医学院的外科讲师傅大为。他听说自己的问题搞清了,感到卸下一个沉重的包袱,很轻松,刚才那种焦灼的表情换为一副笑容,一时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张科长给傅大为斟了一杯水,停了会儿用沉重的声调,试探地问:

  “傅大夫,您过去曾经认识过一个叫全雅静的女护士吧?”

  “全雅静!认识。国民党时期,我们在约翰医院外科试验室里同过事。”傅大为有点感到意外,又有点吃惊地回答。

  “听说,你们之间很要好?”

  张科长说完,注视着傅大为的脸,刚才他那一副笑容淡没下去了。

  “我们只是一般朋友关系……以前感情还比较接近,后来就疏远了!”傅大为尴尬地低下了头。

  “傅大夫,在您向组织上交代的社会关系里,写着,她和国民党军官走了,这一点您有可靠的根据吗?”

  “当时,舆论上都是这样讲的,过去在约翰医院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谈话形成了机械地一问一答。

  “那么,您也相信全雅静确实失踪了,对吗?”

  “这……”

  傅大为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才好,望着窗外,陷入沉思中。呆了半晌,他把近视镜摘下来,用手帕擦了擦镜片,又戴上,局促不安地说:

  “全雅静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一点也不清楚,十年来,我们没有通过信,也不知道她的下落,我很长时间不愿提到她,总想把她从记忆中抹掉,可是,事实上又不可能……”

  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好像有许多痛苦似的。

  张科长安慰地说:

  “傅大夫,看来,你们俩关系是很密切的,不像你刚才说的,只是一般朋友关系,当然喽,离别是痛苦的。听说,她临走以前,还留给你一封信?”

  傅大为点点头:“她临走给我留下一封信。现在还在我的日记里夹着。”

  正谈到这里,陈飞敲门走了进来,张科长一面和陈飞打招呼,一面将打字稿折叠起来,对傅大为说:

  “好,就谈到这里吧,以后有时间再谈。”

  他把博大为送到门口时,又对他说:

  “傅大夫,根据您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全雅静的情况,请您详细写一份补充材料来!”

  傅大为答应了一声,低着头离开了人事科。

  傅大为从人事科回来以后,独自躺在宿舍里,两只眼睛无力地望着天棚。他想起了和全雅静过去的事,想着想着,再也想不下去了,眉头就像两只蚕茧似地在一起逗弄着,有说不出来的几种情绪在内心里沸腾着,交织着……

  不知什么时候,苏懿贞推门进来了。苏懿贞这一天看傅大为好像怀着满腹心事,因此,特意来看看他。这时傅大为仍在那瞪着眼愣神,也没和苏懿贞打招呼。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