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437)

阅读记录

  滇南驿道的特点很多,有平坦的绕着山腰的路,也有直上直下的路,也有经常积着尺把深黄土的路,也有永远填着几尺深烂泥的路,还有被夹在像墙似的石壁中间的路,还有被一人多深的草淹没的路,还有埋在山茶花里的路,还有小河横流过的石板路,这些路经常变化着,人和马才不感到枯燥乏味。云南的马小是它的特点,能负重爬山也是它的优点,往往特点是适应特殊环境而产生的,优点又和它的特点分不开。

  冯廷贵故意让马渐渐慢下来。有时它们喝喝水,甚至它们拉扯着道边的草也遭不到赶马人的吆喝和鞭打,它们当然也就自由自在地散漫地走着,爱吃草就一歪头,爱喝水就一低头。数量较多的马在一起走,如果走得太慢,那黄土将弥漫得看不见人马,马相互冲撞着。

  “呔!”萧五一股劲喝叫着,“呔——!”但别人的马他是叫不动的。萧五一气跳下来,跑到朱林生背后大声质问:

  “你们到底还走不走?”

  “这不是在走吗?”朱林生从嘴上把竖笛拿下来,理直气壮地回答他。

  “你们赶的是牛还是马?”

  “你又不是没有眼?”

  “那为什么走这么慢?”

  “我们的马小,饿得快,它们不愿走,我们有哪样法子?”

  “你不会抽他们!”

  “谁的马谁不心疼,我不抽它们。”

  “不跟你们磨嘴,我们走前头。”

  “好好!”冯廷贵勒住马说,“让他们走前头。”

  萧五气呼呼地抽着自己的马从冯廷贵身边擦过去,由于他的左腿不够尺寸,所以走起路来,左肩膀也一上一下地晃。

  魏福从第十二匹马上跳下来,假装着不在意地拉着第十一匹驮盐马从冯廷贵的马旁边擦过去。冯廷贵却早已认准第十一匹马是灰白色带黑点的,它的后秋[17]上的一块三角布上绣着一只伸着脖子叫的白公鸡。

  小梨英驱着最后一匹马,红着脸、低着头从朱林生身边跑过去。

  也怪!这四匹马跟在马帮的后面,不用打也能紧紧尾随上,这可能是马的一种恋群的天性。

  这四匹马尾随在魏福的马帮背后,对魏福来说,就像他发觉自己早上吃饭不在意吞下去一只苍蝇一样,咽又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心里光犯疑。

  五 “开亮”

  山村已经看不清人影子,在山影背后的天幕上仍然飘浮着几条染着灿烂阳光的彩霞,这时,天上美丽得惊人。

  萧五坐下的头马走进一个寨子,这个寨子是在山顶上。疲劳饥饿的马儿垂着头,没精打采地踏着山村里高低不平的石板路。

  在一个马店宽敞的大门里,跑出一个修着前刘海的孩子,这孩子手里提着沾满油渍的小玻璃灯,舞着小手嚷着:

  “赶马的大爹,可住马店?我们马店宽敞利落,草料齐全,蛋炒饭,下挂面,香肠牛肉干,大爹哪,可住马店?”

  头马自觉地停住了,嘴里喷着白气。后面的马听见铃声不响了,也都停了步。

  萧五斜着眼看看他,讨厌地说:

  “我们不住,到前头‘开亮’!”

  头马被那宽敞的门吸引住了,它跳着向马店奔去……萧五跳下马,骂着马的十八辈,舞起缰绳头,劈头盖脸地抽了几下,马儿才知道没希望在这里投宿,扭转头又慢吞吞地走了。

  当魏福的马走到那孩子的面前,那孩子又叫起来了:

  “赶马的大爹,可住马店?宽敞利落,有草有料,比‘开亮’省事又暖和,大爹呀,可住马店?”孩子动人的话并没把魏福吸引住,魏福说:

  “后头有马帮,你的马店不会空着,我们到前头‘开亮’。”

  第十六匹马走到孩子的面前,孩子把灯举得更高,他用尖细的声调喊着:

  “赶马的娘娘[18],歇了吧,天黑了,‘开亮’多冷呀,别走了,歇下吧,娘娘哪,我给你牵牲口……”

  小梨英确实受感动了,她真不愿意“开亮”,又要自己烧给这两个“鬼”吃,但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对小孩苦笑一声说:

  “不,我们到前头‘开亮’!”

  朱林生和冯廷贵的马走过来了,孩子把灯举到冯廷贵的脚边叫道:

  “赶马的大叔,歇下吧!宽敞利落,阿妈会炒鸡蛋……”

  “小老弟!”冯廷贵抱歉地说,“下回住你们马店吧,这回不住了,我们要叫马吃一顿青草,到前头‘开亮’!”

  他的声音并不大,惊得魏福在马上猛地转过身子,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心跳动了两下,心里自语着:“他们也‘开亮’?”

  马店的孩子喊了半天没有留住一匹马,他往后一看,再没有一匹马来了,他向着那已经模糊不清的马帮的影子吐了一口唾沫,慢慢放下提小灯的手,转身跑回去叫着:

  “阿妈!一匹也没留住!”

  马帮过了那寨子就下山,马蹄溅着稀泥,一直下到山涧。山涧的旁边有一大片没有水的干田,这就是萧五选择的“开亮”的所在地。马儿一个个停下来。冯廷贵和朱林生也停下来。就在这一片干田里歇下两个大小不同的马帮,魏福的马帮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东头,冯廷贵和朱林生的四匹马被挤到西头一个角落里。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