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30)

阅读记录

  霍桑又单刀直入地问道:“你们少爷的女朋友大概不少吧?”

  陆全道:“我也不知道。”他说完,便低倒了头,匆匆和霍桑擦肩而过,一直进门去。

  霍桑也不阻拦,目送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道:“好一个忠心的老管家!”

  我说:“这白发老头儿真能守口如瓶。你要从他的嘴里探听消息,大概不可能吧?”

  霍桑道:“不,我并不想探消息,我只要证实他是否本来有寡言的脾气,或是他故意回避。此刻我的疑团已经解决了。”

  “我看你先前的观察没有错。他像是故意回避。他的状态有些诡秘,很像是和他的主人通同的。是不是?”

  “是。我也相信如此。”

  我们出了松柏里,走上马路。天虽还没黑透,路上的路灯都已亮了。霍桑在海关路的转角旁边立定了。

  他道:“包朗,我们要分路哩。你先回去打个电话给汪银林,叫他立刻把薄一芝放掉,好让他去料理朱仰竹的丧事,又免得叫无辜的人受冤。他若使不相信,薄一芝所负的嫌疑可由我负责。”

  我惊异地问道:“你已经确信薄一芝没有罪?”

  “是。我仍保持我先前的想法。”

  “那么犯罪的是谁?”

  霍桑不答,忽而斜目向右侧里瞧瞧。有一个穿黑衣的妇人正从我们的身旁经过,霍桑似有所顾忌。我等那妇人走远了,才继续发问。

  我又问:“你可是疑心犯罪的就是孙仲和?”

  霍桑只向我点了点头,似乎仍顾忌路人,怕漏了风声。

  我把声音放低一些,又问道:“你确信是他?”

  霍桑低声道:“是,确信是他。”

  “有没有根据?”

  “有。我已经知道,昨夜夜半朱仰竹曾到过他的书房里去!”

  “喔?这样准确?”

  “是,我相信我的观察力究竟还没有衰退!”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通知银林,立刻把他捉住?”

  “这还不能鲁莽。有一个重要的疑点,先得加以证明。现在你先回去,我还要去调查一下。”

  满腹的疑团控制了我,使我没法按捺。我拉住他不放。

  我问道:“霍桑,慢。你去调查什么?”

  霍桑皱着眉头,似乎不愿说明。他的眼珠闪一闪,忽附耳反问我道:“你可曾见孙家客堂和书房里的地板是新近抹拭的吗?这是值得注意的。”

  “唔?有什么意思?”

  “把客堂中椅桌面上的薄薄的灰尘作对比,可见这不像是仆人们勤于洒扫的明证,却像是因着地板上留过什么痕迹,故而特地抹去,以防给人瞧见。你说是不是?”

  “唔,是的。你想抹去的是什么痕迹?”

  霍桑自顾自说:“但是书室中的睡椅底下还有一种痕迹没有完全抹去。包朗,你可曾注意?”

  我瞠目道:“没有。那是什么?”

  霍桑又低声道:“那是两粒圆点,各有黄豆般大,两点的距离约有四寸左右。我当时也瞧不清楚,所以故意把呢帽抛落下,俯身下去,才看见那是两点新鲜的泥渍。”

  “两点泥渍?”我仍莫名其妙。

  霍桑作简语道:“是。现在我要调查的,就是这两点泥点。回头见,别的话再谈。”

  语声未了霍桑已急匆匆地返身向东走去。我再没法留阻,只得一个人先回爱文路寓所。到达以后。我就依照霍桑的话,打电话通知汪银林。汪银林恰巧正要找我说话。

  他先向我说:“包先生,我正要报告你们,这案子又进一步了。”

  我微微一怔。他莫非也已疑到了那个孙仲和,和我们走上一条路来?

  我问道:“进步得怎样?”

  汪银林道:“薄一芝已经有了口供。他承认今天早晨他发见凶案以后,曾去看过沈咏秋。他又承认昨夜十点半钟从他家里出来以后,果真雇了车子往大通路桃源里去过,但他还不肯承认昨夜里见过朱仰竹。”

  我听他仍旧困住在那条老路上,忙止住他道:“银林兄,别多说了。你快把薄一芝释放了吧。”

  汪银林惊异道:“什么?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怎能轻易放掉?”

  我答道:“这一层我本来也和你同感,觉得薄一芝确有可疑。但霍桑已深信薄一芝没有罪,不能再冤枉他。你尽管把他释放,一切可由他负责。”

  汪银林静默了一下,才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妨遵命。但霍先生可是另外查出了凶手?”

  我应道:“正是。据霍桑的意思,犯罪的人就是海关路松柏里十五号的孙仲和。此刻他正在那里调查一种证据,不久就可以请你去拘捕哩。”

  汪银林急切地问道:“那么这里面的情形怎样?你给我说一说行不行?”

  我答道:“这件事我也不知底细。你不如到这里来问霍桑自己。他大概就要回来的。”

  汪银林答应了,就把电话挂断。我也就静坐着等他。

  六点钟打过了。深秋的天气日晷很短。残阳的余光既已没落,苍茫的暮色伸展到每一个角落,整个大地便逐渐归于沉黑。夜风又开始活动,气候也越发寒凛。我坐在电灯光下,吸着纸烟,又开始分析起这件案子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