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242)

阅读记录

  “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908—2011)”丛书的出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中国侦探小说读本,为研究者提供一幅清晰的中国侦探小说作品图谱,为当下中国侦探小说作家的创作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为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侦探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908—2011)”丛书的出版能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为当下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生长点。

  任翔

  2012年8月18日于北京养木轩

  * * *

  [1] 阿英:《晚清小说史》,217页,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2]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4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Whatever Happened to Sherlock Holmes: Detective Fiction, Popular Theology, and Society,By Robert S.Paul,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1,p.17.

  [4] The Art of Detective Fiction,Edited by Warren Chernaik and Robert Vilain,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INC.,2000,p.12.

  [5] 据日本学者樽本照雄编的《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所示,剑铓创作的《梦里侦探》发表在1901年的《启蒙通俗报》上。《启蒙通俗报》于1901年由傅樵村在成都创刊,1906年改为《通俗日报》。笔者查阅了国内多家图书馆与档案馆,均未发现1901年的《启蒙通俗报》,现存文献只查到1903年后的《启蒙通俗报》及更名后的《通俗日报》,未见剑铓创作的《梦里侦探》。因此,对《梦里侦探》是否有此作存有疑虑。

  [6] 周桂笙:《歇洛克复生侦探案·弁言》,载《新民丛报》,第3卷第7号,1904。

  [7] 同上。

  饮鸩情人节

  危险家庭

  网络凶邻

  木锡镇

  后记

  饮鸩情人节

  莫怀戚

  这天一大早,一位交了班的出租车司机在回家的路上,在低头打一个大大的哈欠时看见高高的堡坎下面躺着一个人。

  他停下来,左一看,右一看,料定那人凶多吉少:他全身已给细如棉纱的霏霏小雨湿透,说明躺在那里已经很久了。

  这是个细心的司机。第一,他不愿成为第一发现者,从而沾惹嫌疑;第二,他认为那人不是此处居民——此处居民都很熟悉地形,不会摔到那里去。那家伙说不定是个吃“粉儿”(吸毒)的小偷,在漆黑的雨夜里爬别人的阳台……司机很笃定地回了家,给110打了电话。

  但司机错了。死者就是本地居民,而且是市里的一位处长,位不高,权却重,姓丛,42岁;他不是从“别人的阳台上”摔下来的,他就是从路边摔下去的。

  没法。在这座巨大的山城里就有这么多全国罕见的地貌——堡坎。而且随着住宅开发区的扩大,堡坎越来越多,一般说来,修得也越来越精致,远望如西安城墙,近看如玉石浮雕。

  但是,这种情况也能常见:在堡坎上的某一处,没有石护栏。原因很多。例如哪一处不必修建,因为行人实在没有必要去到那里;例如本来是有的,但给弄垮了一截,一时又不知该让谁来修补。

  丛处长先被送进医院进行了死亡鉴定,然后就进了火葬场的太平间。

  一般的说法是:他在情人节的深夜饮酒太多,失足摔死。

  具体情形应该是:酒醉厉害的他下了出租车,要步行一段才能进楼;他扶着右侧的石护栏慢慢走,但到了没有护栏这一段时他没能警觉,又没能站稳……就是这样。

  有个警员说“死了都还满身酒气”,没有任何搏斗痕迹,随身带的皮包里外完好,兜里的现金也在。

  为什么要将丛处长与情人节联系起来?因为他刚刚离了婚。因此群众的议论里自然少不了中国人惯有的一些内容。

  但不管怎么说,单位已经在张罗告别仪式了。

  《法制与生活》编辑部。女编辑安明和男编辑三空也在议论这件事。整个报社同丛处长熟得不能再熟,因为丛处长负责这个系统,说是顶头上司也不过分。

  30多岁还没结婚的三空是典型的“文化光棍”:品位太高,收入太低。他将现代女性已经看透,对独身状态心安理得。30出头已经离婚的安明是典型的才女,她将现代男性也已看透,对再次嫁人没有兴趣。但这两人很合得来,可谓将性别忽略不计的密友,彼此的言行也少有禁忌。

  安明说:“丛处长怎么将情人节过成了啤酒节?”

  三空说:“哎嘿,我也觉得奇怪。来个假设吧!你我二人过情人节,怎样一个过法?”

  “你打来邀请的电话。我说同我过可是白过哟,你要想好!”

  “我说如不能白过我还不敢呢!”三空很是不屑。

  “我说那么好吧,去哪里?你说某某茶楼,台湾人开的,情调不错。”

  “到时候我在茶楼门前恭候,拿着一枝红玫瑰。”三空站起来,像模像样地涎着脸。

  “茶楼里灯光幽暗,我们的小桌上点着一支红烛。我们要了一壶碧螺春。”安明亦步亦趋。

  “我知道你没吃晚饭,但并不问,只是根据你的喜好要了几样点心。我对你的了解是这般的入微,你不由得含情脉脉地看着我。”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