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198)

阅读记录

  “记得。”我连忙回答说,“好像有原始证据和传闻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还有什么……本证和反证。”

  “你记得不错。那些学者觉得法律既然已经明确规定了证据的种类,这些再叫证据种类就不合适了,只好换个词儿,叫分类,以示区别。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反正汉语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很多,不愁找不到。其实,他们这种做法仍然是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故弄玄虚。”

  “不过,他们这些做法有时候还真挺唬人的,透着他们特有学问,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不懂法律的外行人来说。”我以为杨先生会很欣赏我这句话的,但是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自顾自地讲了起来——

  …………

  听杨先生讲了半天,我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机会:“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听懂,但是我觉得这些观点挺有道理,至少是挺辩证的。”

  “生活中的事情往往都是这样啊!你以为你懂了,但是细细一想,你其实并没有懂。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人啊,经常是似懂非懂,似是而非。”杨先生很有感触地点着头,目光停留在那个很大的“忍”字上面。

  突然,我发现自己找到了等待已久的改变话题的机会,便连忙说道:“杨先生,我觉得您这话特别有道理。昨天,我在市中心的大街上看到一幅宣传画。我的法文不好,看了半天,一直是似懂非懂。”

  “什么宣传画?”杨先生转过头来。

  “那张画很大,上面画着几个年轻的法国人,穿着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的绿军装,还戴着绿军帽。看上去很滑稽的样子。”

  “呵,那是一些法国人搞的纪念活动,没什么意思。”杨先生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纪念什么?难道是纪念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吗?”我可不想轻易放弃这个好不容易才让我抓到的机会。

  “那可就说来话长喽。”杨先生看着我,似乎在等待着我放弃。但是我执著地看着他,等待他继续讲下去。他皱起眉头,似乎很不情愿地说:“在咱们中国人闹‘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不少法国青年也跟着瞎折腾。他们以中国的‘红卫兵’为榜样,要造反,要打倒贪官污吏。可这是在法国。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法国政府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有的地方还出动了警察。结果,许多年轻人成了所谓‘革命’的牺牲品。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您的意思是说他们都被警察打死啦?”

  “倒还没有那么严重。他们之中有的受到了肉体上的伤害,有的受到了精神上的伤害。今年是30周年,所以有人搞了那些宣传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纪念!”

  “原来是这样。”我装成若有所思的样子。

  杨先生看了我一眼,冷冷地说:“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自己去图书馆查阅当时的报纸,如果你特别感兴趣的话。”

  “我只是随便问问。杨先生,我没有别的意思。”

  “算了吧,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了。”

  我有些沮丧地走出杨先生的家。我仍然没能解开杨先生的谜。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呢?他显然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但是他为什么在异国他乡过着这种近乎隐居的生活呢?我可以肯定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什么秘密。那是什么样的秘密呢?忽然,我想起了杨先生的话,对呀,我应该到图书馆去。

  十七 证据规则,有毒之树结毒果

  埃克斯市的图书馆不算太大。如果没有别人的指点,我从外面真看不出它是个图书馆。不过,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好。一位女士知道我的法文不好,就给我找来一位懂英语的人,耐心地询问我的要求,然后带着我去查阅英文报刊。

  我在图书馆里待了整整半天,翻阅了许多报刊,但是没有找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能与杨先生有关的材料,也没有发现任何可能查明其身份的线索。当我离开图书馆的时候,我很有些失望。

  我无法摆脱好奇心的缠绕。有时我也觉得自己是多管闲事,浪费精力。但这是我多年形成的职业习惯。谁让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呢!而且我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我怎能半途而废呢?我觉得自己简直有了一种赌徒的心态,投入的钱越多,就越想赢回来。

  晚饭后,我决定给国内一位当律师的朋友写封信。杨先生在证据学上这么有造诣,肯定会在国内的法学界有一定影响。我请那个朋友帮我打听一下,或许能够查清这位神秘人物的来龙去脉。我在信中详细描述了杨先生的外貌特征和动作习惯,甚至包括他讲话时习惯插入的那句话——“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是我的强项。我相信这条调查途径是正确的。我想起了一个专业术语:协查通报。

  这一夜,我睡得很踏实。

  第二天上午,我出了旅馆大门之后,先到邮局去发了信,然后到杨先生家上课。

  杨先生见到我,很高兴。看来他有些担心,怕我今天会逃学。我也很高兴,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杨先生说道:“今天我给你讲讲证据调查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证据调查的概念,因为很多人对这个概念的认识也是似懂非懂。你明白我的意思吗?那几个字儿看上去都认识,意思都懂。但是真让你认真讲一讲它的含义,还不一定说得出来。我告诉你,所谓证据调查,是指与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有关的各种调查活动的总称,是司法人员、执法人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为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而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有人认为,证据调查就是警察的事情,其实不然。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各种行政执法人员都要进行证据调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他们都要收集证据,都要使用证据嘛。”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