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024)

阅读记录

  我很奇怪,问洪元瀚:“你怎么没当经理?”

  “咱是吃行政饭的,哪懂得经商?”

  “现如今,下海可是时尚。”我开导着他。

  “不瞒老弟你说,我倒是也想过,时运没到,等等再说。”

  “徐经理是何许人?”我问洪元瀚。

  “他是我特聘来的,原本是乐口餐厅的老板,就在西街北口,办餐饮他是行家,乐口餐厅开张刚半年,就挣出辆‘大发’小货车来,到一年头上徐承柱自己又置了辆‘奥拓’,真有派,进进出出比我们主任还牛气呢。”洪元瀚颇有遗憾地说,“上级倒是给我出钱上了驾校,‘大卡’的本子都拿到手啦,可又有什么用?什么时候能开上自己的‘小客’就美喽。”

  一阵掌声过后,便开始祝酒、敬酒,喧闹非常。

  我低头一看,面前的餐桌上已于不知不觉之间摆得满满,都是难得一见的时令清凉小菜:麻辣藕片、多味茄泥、珊瑚菜花、糖醋苤蓝、盐水口条、姜汁毛豆、雪菜笋丝……简少而诱人垂涎,我真佩服徐承柱的经营之才。

  六

  于鹃和丁佐的劳教生活结束了,洪元瀚非拉着我到监管所去接他们。

  “挽救失足者是咱们的责任,我早就想好啦,五福楼正缺人手,徐经理早就让我帮他物色人呢,于鹃那样聪明伶俐,干服务小姐不正合适?丁佐嘛,我也考虑好啦,让他到美家装修工程队去,那儿缺瓦工,边干边学,准能成。”一路上,洪元瀚唠叨个不停,唯恐我不理解他的好意,反反复复地论证着,“再者说,他俩又是下岗职工,现在不正实施战略性的再就业工程吗?给他们安排个工作,也符合这个精神。雷鸣老弟,你说是吧?”

  洪元瀚已有四十出头,思考问题。处理事务确实比我们年轻人老练得多,我知道,搞行政管理工作的人,特别是有点儿领导资格的,大都具有深谋远虑、思慎行谨的行业品格。

  于鹃和丁佐蔫头耷脑地从灰色大门里走出来,闻听到洪元瀚的安排自然是高兴万分。两个人同时紧紧握住洪元瀚的,一个劲儿地喊“恩人”。

  “什么时候去报到?”于鹃问。

  “唉,不忙,不忙,”洪元瀚用着关切的口吻,“休息几天,娱乐娱乐再说,好吗?”

  “干吗要休息?我们又没受大累、吃大苦,”丁佐满不在意,“在那里面,我们天天都有娱乐。”

  “我看,直接去您说的那个五福楼,怎样?”于鹃扯着洪元瀚的胳膊非要马上走。

  “咱实话实说吧,”丁佐抖着上衣的衣兜,道出了真情,“空空如也呀,我们俩连吃饭的钱都没啦,不赶紧上班干活儿,成吗?”

  “好,咱先去五福楼。”

  五福楼里景象不凡,一桌一个火锅,处处升腾着白色的水汽,顾客之多,用“座无虚席”、“宾客满堂”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要知道,当今街头上饭摊、饭馆、小吃店、餐厅、饭店多如牛毛,可吃客能有多少?上座率保持六成就算是兴旺喽,有几个能像五福楼这样的?几乎是百分之百。

  洪元瀚引着我们直上二楼的经理办公室。

  徐承柱一见姿色标致的于鹃,欣喜万分,连连夸赞:“行,错不了,准能撑得起门面来。”

  洪元瀚的“挽救失足者”的计划和于鹃重新就业的愿望,就这样于分秒之间得以实现啦。

  下楼来,我才注意到,不少吃客都在仰面望着正面的房梁,还嘁嘁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有兴趣吗?”洪元瀚向上指着,要我看。

  我抬头往房梁上一看,高高悬吊着的红幅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一个斗大的“文”字,注有“打《红楼梦》中一人名”。红幅旁边的柱子上贴着张红纸,上面写着“本主人以字谜候教,猜中者,奉送京味佳肴‘什锦火锅’一档”,下面写有一首打油诗作为提示:“未到巫山已有情,空留‘文’字想虚名,可怜一夜潇湘雨,洒上芙蓉便是卿。”

  这个谜语我是不屑一猜的,只是问洪元瀚:“以这样的方式吸引顾客,是出于谁的设计?”

  “当然是徐承柱啦,经营之事咱可是门外汉呀,”洪元瀚告诉我,“这次猜中,再换一个,长此以往,总是吊着顾客的兴趣,买卖不就好做啦?”

  “这个谜语肯定不是出自他的大脑,”我蛮有把握地说,“你找来的,对吧?”

  “对,正是鄙人。徐承柱的文化底子差点儿,哪能动这个脑子?”他很奇怪,问,“你干吗要说‘找来的’,难道就没可能是我自己编的?”

  “你有这样的水平吗?”我直率地“揭露”着,“这谜语是出自作家端木蕻良之手,说起来就远啦,那还是1940年的事呢,广西桂林有家川菜馆开张,为了吸引顾客,特请端木先生给编了这个谜语,我没说错吧?”

  “这么说,谜底你也知道啦?”

  “晴雯,”我解释着,“‘晴’是无雨,‘雯’字要是去掉‘雨’,岂不就是‘文’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