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004)

阅读记录

  刑警边沿对吴医生的熟悉程度已经越来越像个老相识,而直到这时他才第一次见到这位调查对象本人。这是一次刻意安排的会见,刻意得令人丝毫意识不到这之中的人为痕迹,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次漫不经心的邂逅。刑警边沿正是在这次见面中,印证了此前对吴医生的全部印象。这是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人,此人寻常总是一脸的无精打采,办事拖泥带水,说话词不达意,常常正跟人说着说着话,会毫无预兆地突然走神,视线越过对方头顶,空洞无物望定一处,让人联想到魂不守舍这个词儿。可是只要一触及心爱的工作,便从头到脚判若两人,目光炯炯有神,精力高度集中,表达言简意赅,动作精确实用,仿佛整个人都在熊熊燃烧。此人的穿着看上去那么寒碜,已经不能简单地用衣冠不整加以形容,衬衫都已龌龊得认不出本色,衣服左右肘部各有一个洞,一只皮鞋咧开了嘴,两只袜子则不是同一种花色,一望而知是心不在焉穿错了。但他对此从不在意,更不在乎人们如何看待他。就像一位名人说的:“这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不出名,反正没人认识我;而如果当我出了名,反正人们都认识我。”因为边沿对吴医生的形象做过事先勾画,故而在这次会面中,没有经过任何介绍,只一眼便认出了这个人。是的,此人的一切都与他事先勾画的一模一样。唯有对某种事物过度倾注的人,才能生活得如此超然物外,除了对他所癖好的事物之外,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对于吴医生的怪癖,如果说边沿此前还是道听途说,那么这次会面则使他掌握了确凿无疑的证据——吴医生本人就是最有力的人证。这种落实了某件事情的感觉,突如其来地令这个刑警产生了一阵若有若无的不安,就仿佛一个心里有事儿的人隐隐预感到可能要出事儿。开始,他被这种无端的不安弄得莫明其妙,半天找不出这种情绪的具体出处。俄而,才恍然意识到令他不安的东西是什么。此物非它,正是吴医生那炽热奔流的非常癖好。尽管截至目前,人们尚未发现吴医生的这种癖好于人于己有什么不良影响,虽然它已初露了病态的端倪,但是如果丝毫不加节制地就此发展下去就很难说了。因为癖好这种东西,它的性质决定了,无论良癖恶癖,只要发展到了极端和极致,最后都会变成恶癖。刑警边沿就是从这时候起,开始为吴医生的前途深感担忧。

  由于受害人徐然尽管摆脱了生命危险,神志却始终处于昏迷状态,至今无法接受警方的询问,所以案发至今,警方主要致力于通过丢弃现场的肇事汽车查找逃逸司机,而由刑警边沿所承担的对吴医生的调查,只能算是案件主干旁逸出来的一条枝蔓,大多数人都没把它特别当回事儿。但是就在这天,案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展,寻找逃逸司机的那帮刑警首先找到了肇事汽车的所有单位。这是一家名称很吓人其实只有几间门面房的个体副食品批发公司。刑警们是在车辆管理部门协助下,根据车牌号码,经过大海捞针似的排查,最后敲开这家公司大门的。该公司经理却声称此车原为一家副食品零售商店所有,该商店因经营不善而于数月前倒闭,才抵债抵到他们名下,问题就是在该车所有权变动不久,又发生了一次关于所有权的变动——因为是破车,这家公司没怎么把它放眼里,日常就随便停放在路边,但是就在半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如此之破的一辆车竟也被不知什么来历的贼盗走了。刑警们在这家公司所在的辖区派出所查到了他们的报案记录,证实了失窃之说不是瞎掰。这就是说,这辆汽车早在肇事之前就已被人偷走了。驾驶它撞倒徐然并将它遗弃现场的,很可能就是偷走它的那个人。这使得案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为如果肇事人和盗车人真是一个人,那么这起案件就不是简单的由交通事故而引发的趁火打劫了,而很可能是一起事先预谋的抢劫。直到这时警方才又想起了那辆拉走了两名当事人,并将一名当事人抛弃无人之处,而同另一名当事人逃之夭夭的出租汽车。这才觉得此车赶到现场的时间有些过于恰到好处了,仿佛事先就知道这里要出事儿似的。于是回过头来再找这辆出租汽车。遗憾的是当时目击了事故经过的人们,这时已经记不起这辆汽车的模样了。事实上人们即使在当时也未曾细致留意过这辆汽车,其实他们的注意完全被肇事汽车吸引着,对于这辆被认为是偶然经过现场的汽车只是粗略扫了几眼,隐约知道这是一辆红色轿车,其他的细节则全部遗漏。这辆实质上参与了事件的汽车就这样轻而易举、若无其事地驶出人们的视线。这使得整个案情更加错综复杂,看起来不仅像是一起预谋抢劫,而且像是一起事先分工、配合默契的合谋抢劫。于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摆到了警方面前——如果这确是一起周密计划的合伙抢劫,那么这次抢劫就必然是具有专门的针对性的。也就是说,劫匪事先就已了解到这天是建筑公司发薪的日子,并且对作案对象,即负责此项工作的女出纳徐然的取款时间、地点、方式和一切相应细节了若指掌。可劫匪是采取什么办法、通过什么渠道获悉这一切的呢?就这样,由于侦查视线的转移,对于吴医生的调查由旁枝升格成了主干,刑警边沿由此而在这件案子里唱起了主角。

  案情进展到这一步,徐然放在保险柜中那封信,自然而然成了全案的主要线索。吴医生最初就是经过这封信进入刑警边沿的视野的。此刻,当边沿再次展读它的时候,这个人物已经距他很近很近,整个形象生动得几乎可以触摸。这封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