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奇术_未六羊【完结】(296)

阅读记录

  等稍稍恢复些理性,有人提出一个比较接近现实的想法,如果真能炼出功效奇妙的长生丹,先不奢望羽化登仙,但至少可能接近半仙之体了。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抵御外面数万术人的可怕攻击呢?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成不了半仙之体,总归有超级的疗伤功用吧,这一旦被术人发现斗了起来,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此意一出,地室内顿时掀起一股炼丹热潮。

  但当发现族谱尾页的最后几行字时,这股热潮又马上瘫软下去。

  那几行字的大意是这样的:外丹一途太过艰险,如无超常体质,根本无法承受诸多丹石药力,唯恐金丹未成肉身亡去。所以祖师立训,本族欲炼长生丹者必先修习内丹,具备相当御气护体之能,方可尝试各种丹方之效。

  这几行字让大家清醒的意识到,长生丹还只是炼烟氏全族的一种期望,一个尚在朦胧阶段的半成品,还要依靠炼丹者的诸多亲身尝试才能有望。

  况且还强调需要有深厚的内丹导引基础,怎么可能是一日、两日就成的呢?如果要亲口尝试那些古怪丹方,靠!怕是几条命也不够往里赔的!

  所有人的希望又全落在了术力深厚的朝歌身上。

  第六章 绝世奇录

  只有朝歌自己心里知道,自己虽然体内术力深厚,但那都是机缘巧合成就的,对导引吐纳的实际了解少的可怜,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术力,是否就是族谱中所要求的内丹基础。

  当下也不回应众人的一片期盼目光,继续左右翻看族谱前后是否还有其他字迹。

  相处多日,众人都多少了解些朝歌的性格,不肯定的事绝不轻易表态,但不表态却并不表示对众人期待的否决。

  说不定朝歌已经在考虑这长生丹的事了。

  所以大家不再追问,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塞满在纯金方函周围的那些无数丹料药方来。

  有人提议不如按照功效特征,炼出像烟自清那样厉害的幻真丹来,一旦遭遇术人也好有个防身的。

  但找遍所有丹方才发现,这里所有一切几乎都是绕着长生丹来的,尽管用料千奇百怪,但其追求向往的最终功效,无不是长生二字。

  丹方不成,众人就去储藏各种药丸丹香的丹室。

  这回有了百宝灯的照明已经大有不同,柜子撬开,各种特制蜡封丹丸、丹香的旒金漆盒光鲜耀眼的展现出来,而且看的清清楚楚,每个漆盒上都刻有丹名。

  结果与丹方大同小异的是,丹室中所有封存的丹丸,也同样大多是各朝各代道家以及烟氏的长生丹半成品或辅助品,尽管有些丹名古怪奇特,如炼脏丹、飞升丹等,但都不知道具体功效,况且每颗丹说不定已经有了几百上千年的历史,究竟是否失效,谁又说的清?

  正在众人失望之时,朝歌已经开始探索长生丹。

  朝歌为求稳妥,还是依据族谱中的记载,先从内丹导引筑基。

  他先到封存诸多丹书丹经的书室内,翻开道藏全书,首先入目的就是被奉为“万世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

  此书为东汉时期炼丹家魏伯阳所著,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被历代奉为“万世丹经王”。

  此经深涩难懂是出了名的,幸亏在经后附与各代名道对经文的解释,朝歌才得以逐渐明了。

  还有佛教的参禅止观法门。

  虽然有这么多的法门可借鉴,但炼烟祖师却不赞同全练,而是多采众家之长,专精其中一门。

  为了能完成长生丹的炼制,可见炼烟氏祖师用心之深。

  朝歌选了其中一套被称为登仙入门的初法,成不成仙的朝歌倒是不想,对他来说,这比缥缈不定的神易还更遥远。

  他只是想试试这被视为登仙至宝、密不外传的内丹导引之法,究竟会在体内产生怎样效果。

  让朝歌始料不及的是,道藏正统丹法在体内造成严重紊乱,体内术力像发了狂的狮子一样不服调理,可一旦调顺时,朝歌就如同沐浴在清流之中,原先每运术力所产生的那种不安荡然无存。

  细细想来,朝歌略有所悟。

  很可能以前所习练的五行六甲大掌诀都是极偏的术类气功,大多与求长生类相反,其本质都是在通过巨耗命力以求达到术力顶峰;而内丹的正统导引却不同,讲究的是不贪不求顺应自然,最后与大道合一。

  朝歌隐隐的感觉到这才是正途。想到此心中一喜,说不定这内丹之法真有奇用。当下也就更专心的习练下去。

  地室中原本已经没了时间概念,朝歌一用心导气炼丹,对时间就更加没了感觉。

  梁库不时的像拎根萝卜似的,拿根千年宝参过来问朝歌饿不饿,要他如果饿了就嚼半根人参。

  虽然这情景几乎要把古傲刺激疯了,但却也知道现在大家的希望都寄托在朝歌身上,如果真能炼出长生丹来,损失这几根千年老参还是值得的。

  众人也是这个想法,特意把书室腾出来给朝歌专用,生怕分了朝歌的心。

  而此刻朝歌在习练内丹气法不久后,已经自动进入到一种不饿不食的辟谷状态,那人参自然也就不必入口。

52书库推荐浏览: 未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