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奇术_未六羊【完结】(295)

阅读记录

  不管怎样,外丹衰落、内丹兴起都是不可逆转的史实。但也因此,由外丹派中更加务实的一个支脉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炼烟氏。

  其实最早的炼烟氏一直追求的境界仍是长生,只不过他们对长生的看法更加理性,为了尽量证实长生成仙的可行性,氏族各代祖师耗费大量精力,对古往今来神仙丹药的各种传说进行了考证,并分别收录成书为《证仙录》、《证异录》、《证药录》,附在族谱之后。

  朝歌等人读到此处,古傲忍不住在纯金方函中往下翻,果然发现叠在族谱下面的三本册子。

  粗略翻阅后知道,那《证仙录》是专门记载和考证历代名仙的真实生平与传说;《证异录》是对民间异象奇闻的各种调查考证;《证药录》则是对天下各种珍绝灵药所做的真实笔录。

  其中内容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事,搔的众人心痒难耐,因为以往古人对奇闻异象的看法,大多都是玄之又玄、秘而不宣,而炼烟氏的这三本证录完全有理有据,从实际出发看待事情,真不知道里面到底详细记载着怎样的震撼奇闻。

  虽然心痒,但眼下最急于知道的还是族谱,古傲极不情愿的原封放回三本证录,继续和朝歌往下看族谱。

  炼烟族人在经过大量而艰钜的详实考证后,最终决定选择比较切实可行的路线,那便是并非永生而是长生的长生丹。不再奢望不老金丹羽化升仙,而是追求像传说中彭祖一样可以活八百岁的长生丹。

  然而在从唐后确定路线一直到明代间近千年的时间里,炼烟氏族却始终没能如愿,并且每况越下,最后几乎沦落到钻研各种邪丹的巫士之徒。究其原因,并非长生丹完全没有可能,而是炼烟氏遗失了一部重要的丹经。

  据族谱记载,在炼烟氏最初五代祖师中,曾经有一位叫烟九山的祖师绝顶聪慧,继承了历代丹方要髓融会成经,遁世隐居专心服药炼丹,连本氏族人都避而不见,据多代族人证实,此祖师历代累年竟活了三百余岁,不知何因突然骤死,死后葬处不明。

  虽然还未达到长生丹的最后极限,但显然对长生丹炼制已经到了相当造诣,假使后人得经加以时日,必然能把长生命限逐渐延长,最终接近长生目的。

  迷途中,炼烟氏族就这样一直到了明代,终于连出了几位杰出祖师,他们励精图治试图振兴族门,重新走回炼制长生丹的祖途。

  虽力挽狂澜大有改观,但终因缺失了五代前重要的丹经文献,仍然无法有大的进展。

  于是这几位祖师开始了寻找烟九山葬地的漫长旅程,因为他们大多认为,烟九山的长生心得很可能随身葬在一起,如果找到了他的葬处,也就找到了这本重要的长生丹经。

  可费尽周折后,烟九山的葬处没寻到,却寻到了一个相关线索,烟九山的葬地就在神易所隐藏的那上百座古墓巨葬之中。也就是说,要想找到流失的那本至圣丹经宝典,就必须先找到神易。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说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易会上一面何等之难,就算见到了又怎样祈说呢?

  如果按实说请神易告知那百墓详情,换作是谁都认为你是在贪图其他宝藏。

  虽说盛传神易几达神仙之体,查事万明,应该能明断出炼烟氏所言真假,也就算神易答应了把烟九山的葬处详告,可一旦接触上神易,在当时那样险恶的术界江湖中,即使是再强大的炼烟氏,又如何躲得过万千术人无时无刻的追讨呢?

  万般思量犹豫之下,神易已经遁世不现,无奈炼烟氏只得遍搜天下有关炼制长生丹料的所有奇珍异宝,封藏于最可能出现神易后人的广元古镇,期望后世族人能出一位集外丹丹经于大成者,待神易后人出世后伺机寻回烟九山祖师的葬处,利用万世难寻的诸多宝物灵药炼出长生丹,以偿还烟氏族门上千年来各代祖师的呕血心愿。

  族谱至此已近尾声,朝歌与众人终于知道,此地室与诸多宝藏的来历与用途,也深为炼烟氏的千年苦旅唏嘘不已。

  只有梁库呵呵傻笑个没完:“呵呵,呵呵,太完美了!真是太完美了!”以致引来众人纷纷侧目。

  古傲更是摇头叹气:“我看是太残忍了!难道只有悲剧才是最完美的吗?有些人的心真是太残忍了!”

  梁库似乎不太理解,也侧目回敬:“什么悲剧不悲剧的、残忍不残忍的?我的意思是说……你们看啊,炼烟氏费了吐血的劲,不就是为了等神易后人问那个什么烟八山、烟九山的坟地吗?然后再指望着能出个人才炼出长生丹来。

  “现在正好全解决了,我兄弟朝歌正是神易后人,和炼烟老太太处了这么久,多少也有半个师徒情分了,这里什么灵丹宝药的准备得这么齐全,哈哈,那不是摆明就等朝歌来炼这长生丹吗?”

  众人一听,也不得不觉得造化的奇妙巧合了。

  梁库继续道:“哈哈,等我兄弟朝歌炼出长生丹,我们也借借光,不求活个千年王八万年龟,只要个三、四百岁,也逍遥快活个够了!哈哈……”

  梁库的一时发想激起众人的无限遐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狂想又不犯法。

  小叶首先想到的是永保青春;古傲想到的是卖药狂赚;蝎子眼更敢想,痴笑中好像觉得自己已经成了白日飞升、身披彩光的神仙。

52书库推荐浏览: 未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