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技术宅太子_痒痒鼠【完结+番外】(104)

阅读记录

  再检查一次确认两位弟弟的两侧边被子都盖严实了, 小太子继续嘱咐:“明儿你们起床后,孤可能已经去上早课了。春兰姑姑会照顾你们起床梳洗,用早膳,然后再送你们去慈宁宫陪伴乌库玛嬷。四弟和五弟记得要乖乖的,不要太闹乌库玛嬷。”

  “太子二哥,放心。胤禛是巴图鲁,胤禛会照顾好乌库玛嬷和五弟的。”

  “胤祺很乖,太子二哥,四哥。”

  “好,都是乖宝贝。现在闭上眼睛,开始睡觉。”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还不到五点的时候,外面一片乌漆嘛黑的,小太子就因为自己的生物钟,习惯性的醒来了。

  怕今儿早上他起床影响到睡的正香的弟弟们,小太子昨晚上就吩咐春兰姑姑他们,不要弄出什么动静儿出来。因此胤礽就借着门口小宫女手上的灯笼散发出来的朦胧亮光,悄悄儿的,把小四阿哥伸到他肚子上的胖大腿给挪下来。再慢慢儿的,把自己的另一只胳膊从趴着睡的小五阿哥身子低下抽出来。

  悄无声息的下床,套上棉拖鞋,胤礽来到自己平时住的这间寝室,在春兰姑姑的伺候下,开始梳洗穿衣。

  此时小太子不由的轻轻呼出一口气,暗自庆幸他现在的身体素质很好,还养成了在睡觉的时候运转内功心法的本能习惯。否则这样一晚上下来,不光是手脚僵硬酸痛难免的,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影响到今天拜师的动作仪态。

  不管具体的文化差异,对于尊师重道这一方面,各个民族都是一样的。康熙皇帝对于小太子的这次拜师进学,更是极为重视。这不光是胤礽首次正式的进入文武群臣的视线,更是满清统治者借此宣告天下,他们的继承人长大了,不光身体素质特别棒,尤其还非常的聪明好学。

  天下的各行各业都特别重视老师对于学生的教导和帮助。有没有老师,有个什么样的老师,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简直是太重要了。每一个孩子到了开蒙的年龄,都必须拜师进学,才算是正式开始自己的人生。

  而皇家子弟隆重拜师这一久远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周朝时期,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正式的师生关系。被评价为“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的周公,可以算是华夏历史记载中最早的皇子老师,虽然他是成王的亲叔叔,成王也没有拜师。

  周公的哥哥武王去世的早,他辅助尚在襁褓中的成王登基为帝,培养教导成王,七年后成王长大,又毫不留恋的把政权还给成王。“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说的周公的功绩和功德。

  春秋时期孔圣人曾经有言:“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讲究的就是心意第一,束修为辅的一种朴素简单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这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直延续到唐朝贞观年间,才发生变化,只因为唐太宗这位千古一帝他特别的重视,他的儿子们和皇家老师们的关系。

  唐太宗认为只有自己以身作则的表示出皇家老师们的尊重和重视,老师们才会没有拘束的,尽心尽力的辅佐,教导他的儿子们。而他的儿子们,只有在对自己的老师有了足够的尊敬和敬畏后,才能打心眼里感受到老师的人品贵重和学识渊博,才会跟着老师们认真努力的学习。

  为此他不光经常训诫皇家子弟“对待老师要如同对他这个皇父一样”,给皇家老师们正式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官位,还亲自下诏提高皇家老师们的“王师”地位,并且在诏书里面详细具体的规定了,皇家子弟尊师重道的执行方式。

  尤其是对当时的东宫太子,即那位和“汉武帝的刘据太子”,“康熙朝的胤礽太子”并称史上三大凄惨太子的“唐太宗的承乾太子”李承乾的要求,最高最细,严禁太子在任何小细节上对东宫的老师们有所怠慢。

  老师来到东宫时,太子必须亲自出殿门迎接;在外面见到老师时,太子先鞠躬作揖,老师还礼时,太子要给老师行答谢礼;和老师一起进出时,始终让老师先行一步;老师站着的时候,太子要先请老师落座,然后自己才能坐。各种礼节礼仪不一而足。

  后来的各朝各代统治者都发现了,这个方法对于皇家笼络天下文豪大儒的方便之处,因此基本上都延续了唐太宗亲自设定的这些尊师礼节。

  只是随着君权的不断集中,官场上开始越发的讲究起“天地君亲师”这一套规矩,“君”在“天地”后,“师”在“君亲”后。所谓的尊师重道对于皇家而言,基本上就是流于表面了。

  到满人入关后,虽然大多数都沿袭了前朝制度,大力推广和学习儒家文化,尤其在前朝兴盛的程朱理学。但是满人统治者跟着汉人大儒学习是一方面,教导皇家阿哥如何治理天下,当差办事甚至防备,领导汉臣又是另一方面。 于是皇家的老师们就变成了类似于辅佐阿哥们的“臣子”,“幕僚”这一类。

  比如康熙皇帝对于小太子的教育,因为不放心汉臣大儒对小太子的教导,怕小太子“移了性情”,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四书五经这一块,都是他在这几年里,每天挤出一点时间,亲自给小太子讲解授课的。

  现在他觉得太子性情已定,该学的地方也都学的差不多了,才给小太子安排了两个忠于满清朝廷的汉臣做老师,向天下人尤其是汉人们表示一下,满清统治者对于尊师重道这方面的重视。

52书库推荐浏览: 痒痒鼠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种田文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