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膳书_三水小草【完结】(587)

阅读记录

  “做好了?”

  苏玉回慢悠悠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下一刻,便已出现在了刘迷的面前。

  “一盘炒面,一碗汤,一颗糖醋蒜?刘道友,我们说的是以一道菜做出酸甜苦辣咸鲜,要有天地人和山川日月在其中,您做的这东西就算是用来忽悠我,也实在是太过敷衍了。”

  “我一共做了六十份,至于我做的到底是不是苏道友你要的,找旁人来尝尝,不就知道了?”

  那么且高且深的题目,刘迷却只用这样简单的,甚至跟那些修士随便吃的包子也不相上下的炒面配汤来应对,竟然理直气壮得仿佛自己是做了一桌的珍馐。

  来见证此次道统之争的众人慢慢凑了过来,他们都已经以道心立誓,此次评判务必公正。

  “各位在吃之前,我还有一事相托。”

  在远岛带着味馆众人打拼这许多年,对着外人的时候刘迷的表现已经极为出色了,她行了一礼,才继续说自己的请托。

  “请各位先和一口汤,再吃炒面,然后再喝一口汤,多谢了!”

  她一侧,有女子含笑问道:“那这糖蒜什么时候吃?”

  刘迷回头看过去,仍是在笑的:

  “想吃的时候就吃,才是对的。”

  想吃的时候就吃?

  这当然是对的。

  在这一瞬间,要不是强烈的求生欲,宋丸子简直想把刘迷抱起来,然后呼噜她的头毛儿说:

  “你果然是我教出来的徒弟!”

  《上膳书》中,将食修从狗不吃猫不食开始层层分级,其中的“调五味”一重所探究的,不过是一个人为何而做饭而已,何谓生死至情,何谓心有所持,食修们都要在突破“调五味”一重时堪破。

  也就是在这里,世人千奇百怪,其前路,亦有无数岔道。

  她与上善不同,刘迷与她也不同。

  这令人何其欣喜!

  宋丸子的眼中是压抑到了极点的愉悦和得意,几乎要发出光来,刘迷看着她——晃了晃手里银光闪闪的大刀。

  好吧,虽对食修之道有了新的感悟,刘迷就是刘迷,想要砍师父这事儿也快成了执念了。

  按照刘迷所说,樊归一端起了那一碗几乎没有调味的鸡汤。

  然后慢慢地喝了一口。

  平庸、寡淡,最后的一点余味,就像是一阵再普通不过的风,直直地扑过脸颊……樊归一脸上没有表情,又端起了炒面,然用筷子夹了一口,放进了嘴里。

  与那乏善可陈的鸡汤相比,这一盘炒面着实精彩。

  鲜肉香嫩,腊肉咸香微甜,青菜沾了恰好的味道,入口清脆,调味的时候大概放了茱萸,整盘炒面微微有一点辣意,却只是恰到好处的开胃。

  不仅如此。

  樊归一的手微微一顿。

  在这一瞬,他明知自己是站在揽月崖的顶上,却又觉得自己在一条路上,那路是他走过的,极为熟悉,从夜晚走到白天,耳边甚至能听到隐隐虫鸣被清晨时分早起的鸟儿给压了过去。

  那些路上,他看过无数次的日升月落,还听过海浪的欢腾与低吟,见过最平凡的耕种者,亦交到过最有趣的朋友。

  只是几口饭而已,道心坚定如樊归一也有这般奇异的感受,那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一时之间,整个揽月崖上,那些吃了刘迷那饭的人都双眼微阖,面露微笑,不约而同地,他们都想起了些自己曾见过的风景。

  修真者的一生何其漫长,他们却没比凡人多长一个脑袋,能记住的事情也不过那些而已,更多的,藏在他们的记忆深处,待时光悠悠辗转,甚至不再露只鳞片爪。

  比如他们曾见过凡人亦全力与天相争,也见过最普通的修士毫无畏惧地死在海疆战场上,他们也笑过哭过,和凡人并无区别。

  在这一瞬间,人生诸多悲喜之事皆涌上心头。

  “苏玉回”也吃了一口鸡汤和炒面,她倒是没有闭上眼睛想什么,仍然看着刘迷。

  天地山川星与月,吃了刘迷丛的饭,人们就能以心为镜,重整心中河山。

  “嗯,还不错。”她对刘迷点点头,语气轻快地说道。

  刘迷看着“苏玉回”,她再不是那个被师父夸一句就能自己美滋滋很久的那个刘迷了。

  可她心里的喜悦像是海里的小泡泡,一个接一个地冒着不停。

  “不过……”自称自己是苏玉回,死也不肯扒下马甲的那女子突然开口说:

  “我就当炒面是山,鸡汤是河,这是山川河流,回忆旧事风景,这是天地星月。刘道友,还得请你告诉我,这菜,与题目中的‘人’又有什么关系?”

  人?

  刘迷回答道:

  “您再喝一口鸡汤,便知道了。”

  她将一人藏在了这菜里,那个人……便是她自己。

  第298章 相争(下)

  再喝一口汤?

  这寡淡庸碌的汤, 难道还有什么奇异之处?

  樊归一还在回味刚刚的炒饭,要说味道的登峰造极, 当年的宋丸子和现在的骆秋娘都已经在两极走了很远,刘迷做的饭比之几十年前宋丸子的手艺还有些不足, 却足够精彩。

  难道还能靠着这汤更进一步?

  他抬起碗, 喝了一口仍热烫的鸡汤。

  一股汹涌的辣意直冲脑门, 又烫、又热、又冲,有人毫无防备的喝了一口下去, 捂着嘴, 涨红了脸,眼泪都流出来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三水小草 美食文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