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春风_她岭【完结】(76)

阅读记录

  想到这里,阿柳就再坐不住了。

  现在还是夏末,昼长夜短。阿柳见天色还很亮,就匆匆吃完晚饭,叫彩月给她换了一身便装。

  彩月见她急着出门的架势,便问道:“姑娘去哪?用不用我陪着?”

  “不用,我去四海药铺,就在旁边。”

  “四海药铺?是老街旁边新开的那个大药铺子?”彩月圆圆的杏儿眼睁得老大:“听说那家药铺卖的尽是罕见的珍稀药材,连瑢亲王都经常光顾。”

  阿柳淡笑道:“就是那家。”

  “姑娘要去买药么?”

  阿柳含糊地点了点头,就出了门。

  这家“四海药铺”正是赵四海开的。

  赵四海并没有把那日下山时李瑢给他的建议当耳旁风。在牢城营挖了半年河道之后,他马上就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租了个上下两层的店铺。

  他把跟着他的兄弟都召到了一块,安排一部分人回到黑风寨驻点采摘草药,这叫农场直送;剩下的人则跟着他在城里,经营药铺的日常买卖。

  他找裁缝给每个人都订制了一套灰色棉麻长衫,配黑色收腿灯笼裤,统一着装往门口一站,那就是“高端”两个字的真解。

  赵四海把黑风岭中的风寨牌子统统都取了下来,换上了“四海草堂”四个字。

  关于没有用李瑢给取的“梦溪草堂”这件事,他是这么跟李瑢解释的:“我大字不识一箩筐,您那头俩字儿我就不会写。将来生意做大了,人让我提个名、写个字啥的,我连自家招牌都写不利索,多丢人啊?但 ‘四海’我会写!要不就叫 ‘四海药铺’吧?王爷您看行么?”

  李瑢也不在乎,对此一笑置之。

  自此世上没有了黑风寨,多了个“四海草堂”,山贼摇身一变成了掌柜的。

  原黑风寨的弟兄都赞同赵四海的做法:即可以从良,又有钱赚。再不用在刀尖上讨生活,何乐而不为之?外加上李瑢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光顾个几次,所以“四海药铺”开门不过半月,已经远近闻名,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

  赵四海的四海药铺离天香楼不远,所以阿柳没有坐轿子,走着就来到了药铺前。

  四海药铺的门两侧各挂着一个灯笼,个头比别人家的明显大不少,里面点着手腕粗的蜡烛,烛光照得门前的地上一片雪亮,没有半点黑影,衬得门堂好生气派。

  阿柳迈进药铺,就见大堂里头,快两人高的深棕纯木药柜一个挨着一个,围着大堂一圈整齐地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药匣抽屉,标着各种药材的名字。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药气味,好几个伙计在堂上来回穿梭,不远处还有两个赵四海请来坐堂的老大夫。

  那些伙计绝大多数都是原来黑风寨的土匪,如今从了良,也是像模像样。其中有个人认识阿柳,见阿柳走进门来,立刻迎上前去,笑问道:“这不是柳姑娘!今儿怎么有空来咱们这儿逛了?”

  阿柳见这人眼熟,细瞧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人好像叫陈饼,是去年押着自己上山寨的一个喽啰,现在把满脸胡渣剃得干干净净,她一时竟没认出来。

  陈饼见阿柳没认出来,指着自己鼻子笑道:“是我啊,陈饼!”

  阿柳点头笑道:“对,真的是你!你大变样,我快认不出来了。”

  陈饼见阿柳不计前嫌,还客客气气地跟自己说话,乐得什么似的,回头就冲里面吼了一嗓子:“海哥!!找你!!!”

  他连吼了好几声,引得堂上众人侧目,赵四海才急忙从里间出来,边走边沉着脸道:“说多少次了,在外面要叫我赵老板!”

  他念叨地就走到了两人面前,陈饼指着阿柳笑道:“这位客人可是知根知底的,还非得叫老板吗?你自己看谁来了?”

  赵四海一抬头,立刻“哟”了一声,喜道:“柳姑娘!稀客稀客!请进,快请进!”说着,赶紧把阿柳请到了里间,吩咐小厮上茶。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阿柳来到赵四海的“四海药铺”,赵四海一见她,赶紧把她迎了进去。

  阿柳一边在茶桌边坐下,一边道:“赵老板,你的生意这样兴隆,真是可喜可贺!”赵四海听了,喜滋滋地“唉~”了一声,谦虚地摆手道:“小本买卖,小本买卖。”

  阿柳听他说话都开始文绉绉的,忍不住掩口笑了起来。

  赵四海见她笑,也笑道:“我的底儿柳姑娘你清楚。我不想装读书人,可是现在吧,有些场面上的事,不装不行。话说习惯了,顺口带出来,柳姑娘别笑话我装蒜。”

  他这番话说得坦诚,阿柳心知他嘴上虽说不介意,但人家如此大阵势地做起一份正经的买卖,是下了很大决心洗心革面的,那么自己便不应该再提人家过往的旧事。

  这么想着,于是很懂礼地说道:“我一点这样的想法都没有。你白手起家,转眼把生意做得这么好,我打心底里佩服你。”

  阿柳不爱白口夸人,要夸,就真心实意地夸自己心里承认的事,否则干脆不开口。

  这样的真诚自然能感染别人,传递到赵四海那里,乐得他简直开了花,一边拿着茶壶给阿柳倒茶,一边感叹道:“想想真是人生如梦啊!我一个土匪,还成了药铺老板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她岭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