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偕行_寒武记【完结】(193)

阅读记录

  齐意欣觉得有些好笑。难道是她前世在史书里见过的王皇后和武媚娘的异世版?

  康有才又道:“这女子极有手段,不知怎地,竟然就拴住了韩五爷的心。然后做了苗太太手里的刀,将那两个有儿子的妾室整的láng狈不堪,被韩五爷送到庄子上做农活儿去了。两个妾室没了,苗太太以为事qíng就告一段落,打算打发这女子回长三堂子算了。结果这女子居然反咬一口,不肯就范。”

  “苗太太当初买她来的时候,当然没有跟韩家人说是青楼女子,只说是自己的远房表妹,跟了她姓苗。这一次发现自己引láng入室,就想把真话说出来。谁知就发现这青楼女子根本不怕苗太太说出来。因那时苗太太的小女儿还没有出嫁,若是抖出来韩家有个青楼女子做了庶母,这些韩家的女儿们都不要想嫁人了。苗太太无法,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对那青楼女子忍气吞声。”

  齐意欣听到这里,心qíng极为复杂。——这青楼女子有错,那苗太太也不能说一点错都没有。

  “那后来苗太太怎么被休了?”齐意欣知道苗太太是被休了,只是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济慈堂里面待着。

  康有才忙道:“这事当年是韩家报了官的,所以我知道一些。是那青楼女子——不过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她是长三堂子出身,只知道她是小苗氏——说是被主母弄掉了胎,在韩家寻死觅活,又遣人报了官。韩五爷心疼爱妾小产,又听大夫说,再也不能生育了,就一怒之下,休掉了苗太太。”

  原来是这样。

  齐意欣出了一回神,道:“那苗太太现在在哪里?”

  “就在上官夫人和顾夫人共同办的济慈堂里。”康有才说的跟齐意欣想的不谋而合,“我为了查实这件事,昨天还亲自去过济慈堂,看见那苗太太确实在里面做活。”

  济慈堂的女人,都会做一门手艺,就算不会,也有人教她们,总之让她们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等年纪大了,就做了管事嬷嬷,自有济慈堂给她们养老。

  齐意欣点点头。这韩家的事,还要亲自问过苗太太才行。不然的话,苗太太的忍rǔ负重岂不是白瞎了?

  “那第二题呢?”齐意欣敲着桌子上的纸问道。

  “第二题,是要查清东阳城李家有几个适龄的未嫁小姐。——这件事更容易,李家如今,并没有适龄的待嫁小姐。大的那些,都嫁人了,小一辈的,都还不到十岁,自然是嫁不了人。”康有才慡快地道。

  “听说李家江南有远房偏支,你可知道详qíng?”齐意欣禁不住想知道更多。

  康有才摆摆手,一脸笑意:“姑娘岂不知‘一表三千里’这种说法?——连表亲都靠不住,更别提所谓的‘远房偏支’,据我看来,多半是八竿子打不着边的。最多是同姓,所以才连了宗的。远的不说,就说咱们东阳城里的顾家老夫人顾赵氏,她们家,跟东阳城外赵家庄上的赵家,根本不是什么远房偏支。东阳城外的赵家庄,在这里有数百年了,而顾家的顾老夫人那一支,从顾老夫人的父亲那一辈开始,才从北面逃荒逃过来的……”说到这里,康有才有些不自在地住了口。

  齐意欣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深究,只是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东阳城里霓裳羽衣店老板楚霓裳背后的金主是谁,你知不知道?”

  康有才为难地皱紧了眉头,道:“这个确实有些难度。我查了三天,也只查到楚老板最近总是把银子打到江南的一个钱庄去。除此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查出来。”说着,康有此惴惴不安地看了齐意欣一眼,道:“……如果多给我一些日子,说不定能查出来。只有三天,确实时日太短了。”

  齐意欣收起纸笔,平静地道:“没有关系。你先下去吧,我们还有人要面试。等所有人都面试完了,自然会通知你的。”

  康有才起身谢过齐意欣,回去等通知去了。

  齐意欣又面试了另外四个人,从中间挑了两个,打算让康有才做头儿,另外两个人给他打下手,将狗仔队正式运作起来。

  叶碧缕和严先生都过来问结果。

  齐意欣便将自己做的记录给他们看,因道:“这几个人里面,康有才是个最本事的,查到的东西最多,而且以前做过官府的暗探,知道什么事qíng可以做,什么事qíng不可以做,实是不可多得的一个狗仔人才。——我打算让他做头儿,另外两个人做他的手下。”

  叶碧缕和严先生看完记录,都点头赞许。

  只是对于薪酬方面,严先生皱起眉头,道:“狗仔队的头儿一个月十两银子,是不是太贵了些?”

  彼时一个中等之家,二十两银子可以一家大小四口人过一年。而一般大户人家的大管事,也不过一两银子一个月。

  齐意欣笑着道:“只要他能打探到消息,拍到照片,十两银子一个月,实在不贵。以后你们就明白了。”也没有多做解释。

  齐意欣是大股东,叶碧缕和严先生虽然有意见,但是也暂时保留。反正如果到时候不能做到物有所值,相信齐意欣也不会一意孤行下去的。一起做生意,这点信任都没有,也不要合伙了。

  几个人便说定了狗仔队的人选,由严先生起糙,做了一份雇佣合同,打算通知那三个人过来签约。

  小严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兴高采烈地道:“我们最近这几期的《新闻报》供不应求啊。我爹定了价,是四个铜板一份报纸。七个铜板可以买两份报纸。因大总统夫人过世,还有对填房的猜测,让东阳城的人都疯了,天天过来报社门外追着等报纸印出来。——都等不及由报童拿到外面去卖。”

  齐意欣笑着取过这几天的报纸看了看,很是满意,道:“原来船坞合同的消息也登出来了。”

  “何止船坞合同。你没看最近几期广告版都是登的满满的?那些商家现在是捧着银子过来让我们登广告。我们已经不赊欠了,都是先付钱,再登广告”小严一说到银子,就格外兴奋。

  四个人高高兴兴地去东阳城最好的馆子广福楼吃了一顿午饭。

  而此时李家的大宅里,李姑太太却拿着一份《新闻报》气得发抖,怒道:“东阳城什么时候有这种东西的?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们李家丢了船坞合同?——还有大总统的填房,他们怎么会搞什么‘填房竞猜’?真是成何体统来人,备车我要去见一见这家报馆的老板”

  第182章李家有女上

  如今李姑太太是李家的当家,一言九鼎。她一开口,下面的人自然马上出去准备出门的行头和大车。

  李姑太太拿着《新闻报》,让家里的车夫按照报纸上的地址,找到了东街的报馆。

  齐意欣他们四个人刚从广福楼吃了午饭回来。吃饱了肚子,心qíng就比较舒畅。

  二楼里面的两间办公室里,严先生在奋笔疾书,为明天的报纸做准备。

  齐意欣又把帐算了一遍。拜大总统夫人过世所赐,他们这几天的收入不错。广告费加上卖报的钱,几乎已经收支平衡了。

  当然,狗仔队的支出,是一笔额外的开销。齐意欣暂时还没有打入目前的明细帐上去。

  叶碧缕在准备第一期的《豪门秘辛》。他们初步的构想,是用连载的形式,并且开设信箱专栏,让读者可以随时投稿,或者写他们的感想,或者写他们的经历。如果被报纸选中登出来,会发稿费。

  小严就在一楼教两个新招的印刷人员熟悉他们最先进的牛式印刷机。

  李姑太太穿着一身蜜合色织金绸料夹袄,系着石青色棉裙,一脸严肃地从李家的大车上下来,扶着丫鬟的手,站在《新闻报》报馆的门前,抬头看了看。

  只见报馆的地址,是一个三层楼的门面。二楼正中的地方挂着一个烫金的牌匾,写着大大的“新闻报”三个字。因是临着最繁华的东街,报馆门前的地界儿就比较狭小,只能容纳一辆大车的样子。

  李家的蓝黑色绒布大车几乎将报馆门口的空地儿挤得满满的。

  报馆看门的老头看见有人来了,便对着里面招呼了一声。

  小严从旁边的印刷室走了出来,就看见一个头发花白,气质端庄的老妇人站在报馆门口端详。

  小严以为这人是找错了地方了。因为这家报馆以前是一个绸缎庄,因为经营不善,绸缎庄老板不愿意再经意下去,就提前跟房东解约,带着多年来积累的钱财回乡做财主去了。

  “这位老太太,我们这里是报馆,以前的绸缎庄已经关门歇业了。您要找绸缎庄,请往前再走几步路,那边有齐家的绸缎庄,响当当的老字号,童叟无欺。”小严笑着帮齐家的绸缎庄打广告。

52书库推荐浏览: 寒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