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829)

阅读记录

  当日下午,咸丰入殓,他的梓(zi)宫(梓宫:古代帝王、皇后用梓木制作的棺材)放在乾清宫中。咸丰死去后,按照惯例,朝廷的诸王、贝勒、贝子、公、公主、福晋等高级贵族人员都回家进行斋戒,朝廷各部院的大臣和官员都到了各自的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全都不许回家。至于朝中的散闲官员,也都是齐集于午门斋戒住宿。
  除此之外,京城自从咸丰的丧事开始后,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唯有皇帝死才能做出来。
  咸丰的丧事开始的第二天,肃顺、端华、载垣等人主持新皇登基仪式,只有四个月大的载淳登基,改元为同治元年。
  同治帝登基后,一切进入了平缓时期。
  然而,活跃的奕䜣低调了下来,让李振很奇怪。为此,李振还一直让人注意着奕䜣的动静,却没有得到丝毫的结果。随着时间拖长了,李振的心中也开始嘀咕奕䜣到底要做什么?因为他不相信奕䜣会乖乖的做一个闲散的王爷   李振想不明白奕䜣(xin)的事情,只有让下面的人尽量的打探消息,然后操办咸丰的丧事。等咸丰的丧事办完,几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已经是同治元年八月初三。
  李振、龙熬、黄强等人都是头上长草,长出了新的头发,全都是没有打理的。咸丰的丧事一结束,李振立刻就清理了头顶上长出来的头发,又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才前往桂良的府邸,毕竟李振在北京没有住处,只能住在桂良府中。
  现如今,载淳已经登上帝位,而且朝政在肃顺、杜翰、端华等人的努力下,已经是平稳的过渡了下来。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慈安和慈禧愿意看到的。
  大清早的,肃顺来到东宫慈安太后居住的地方。
  恰巧,慈禧也在。
  因为肃顺反对他尊为皇太后的事情,慈禧对肃顺很不满,而慈安见到了肃顺张狂的一面,对肃顺的感官也不是太好,不咸不淡的说道:“肃中堂,见哀家有什么事情吗?”
  肃顺道:“回禀太后,臣的确有一件大事!”
  慈安皱眉道:“直说!”
  肃顺严肃的说道:“微臣说的事情是关于李大人,虽说李大人和郑亲王、怡亲王等人贵为辅政大臣,但身上的责任却是各不相同的。郑亲王、怡亲王,以及军机大臣杜翰等人,肩负的是朝中的责任,负责梳理朝政。”
  “但是,李大人肩负的却是剿灭发匪。”
  “现如今,洪秀全这个打贼藏匿于南京,而悍贼石达开带着大军流窜到了四川,隐隐成了气候。李大人若是长期留在朝中,则无人主持前方的战局,而发匪则愈加的嚣张,更是威胁到我大清朝的根基。”
  肃顺越说越激动,声音高昂的说道:“微臣和郑亲王、怡亲王等人商议后,一致认为应该免除李大人九门提督衙门的官职,让李大人赶赴前线,指挥大军作战。”
  慈禧秀眉挑起,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慈禧倚靠的是李振,若是朝中没有了李振支持,她必定受到影响。
  慈安没考虑这么多问题,一听要剿匪,尤其是涉及满清的根基,心中顿时着急。慈禧却是了解慈安的,不等慈安说话,慈禧就插嘴说道:“姐姐,李振好歹也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不若,把李振招进来,问一问李振的看法,听听他的意见。”
  肃顺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怨毒之色。
  这个臭婆娘,又坏他好事。
  以慈安的性格,肃顺只要稍稍的站在满清的角度说话,慈安就不会反对。可是,慈禧却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一番话,立刻戳破了肃顺的希望。
  慈安点头道:“传旨,宣李振东宫觐见。”
  太监去传旨了,肃顺再一次说道:“太后娘娘,要稳固大清的江山,有两个必须要解决的事情,这也是先帝一直致力于解决的。其一是发匪,其二是洋人。朝中的局势已经稳定,没有了忧患,但前线却不行啊!李大人是朝中的悍将,堪称是我大清的顶梁柱,唯有李大人领兵去剿灭发匪,击败洋人,才能恢复我大清盛世。”
  慈禧暗骂肃顺狡猾,这分明是想要剥夺李振在朝中的权利,把李振撵出朝廷,却说得冠冕堂皇的。但是,慈禧也找不到理由反驳肃顺。
  慈安连连点头,还是没有开口同意,只等李振赶来。
  时间不长,李振赶到了宫中。
  李振朝慈安和慈禧行礼,问道:“太后急召,有什么事情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