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630)

阅读记录

  这一日,咸丰在养心殿亲自接见李振。
  殿中,咸丰正襟危坐。
  李振坐在下方,微低着头,眼神飘忽不定,不知道心中想些什么?
  咸丰埋头处理公务,没有先开口说话。这般情况,李振也不敢说话。两人就这么保持着沉默,一动不动的。
  五分钟后,咸丰才搁下手中的毛笔。
  他抬头看向李振,缓缓说道:“弘毅啊,父皇即位之初,天下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一晃几十年过去,朕继位登基后,连连遭遇叛乱,心中有颇多感慨。这九五之尊的位置,就不该和六弟争的,应该让六弟继位。”
  “坐上了这个位置,背上就背上了包袱,整日忧心如焚,难有一日安宁。”
  “现在内有发匪,外有洋夷,我日夜不宁啊!”
  咸丰一副苦逼的模样,一脸的沉重,仿佛真的是日夜忧心国事。
  李振嘴角微微抽搐,心中连连摇头,心想你咸丰都开始忧心国事,太阳必定要从西边升起,你咸丰不安宁不是局势糜烂,是后院的女人太多。
  当然,李振是不敢这么说出来的。
  他抬起头,神色平静,不卑不亢的道:“六王爷的确有才能,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满朝的衮衮诸公,都承认这件事。”
  咸丰闻言,脸上的表情骤然僵住,感觉很生硬。
  李振看在眼中,心中更是好笑。
  坐上了至尊无上的位置,怎么可能放手?
  李振早有打算,继续说道:“六王爷有才华,但是六王爷的格局不大,只能作为一个贤王辅佐皇上。试想一下,臣还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参将的时候,六王爷发现不了臣的才华,唯独皇上慧眼独具,让臣得以一展抱负。”
  “这样识人的手段,六王爷是不具有的。”
  “昔年,汉高祖刘邦纵论天下,曾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等内政上不如萧何;用兵征战不如韩信。但是刘邦却取了天下,因为他会用人。皇上在治理国家的细节上不如六王爷,但是会用人,仅此一点就足够了。”
  “昔年六王爷和皇上争夺皇位,是政敌。”
  “然而,皇上登基后,却大胆的用六王爷,如此心胸,当得起圣主之称。在皇上的苦心经营下,朝中有杜翰、肃顺、载垣等一批老臣子,这是老沉持重的中流砥柱。同时,又有六王爷等年轻一辈的臣子,人才济济,都是皇上的赫赫之功。”
  李振说话神色诚恳,仿佛句句都是发自内心。
  咸丰听了后,眉开眼笑。
  他扭动着屁股,仿佛是觉得不自在,所以连连摆手道:“李振啊,你一个读书不多的军中将领,竟然一大通的歪理,真是出人意料。”
  李振严肃的说道:“皇上岂不闻吴下阿蒙么?臣虽愚鲁,却好读书,所说的句句都是发自肺腑,是从书中所学。”
  “好,好,好一个好读书的将军。”
  咸丰连连称赞,心中舒坦到了极点,无比舒服。
  事实上,咸丰对奕䜣是有一定戒心的,但是听了李振的一番话,信心空前的强大起来,认为自己驾驭得了奕䜣,已经是会识人会用人的好皇帝。咸丰笑过之后,严肃的说道:“朕今日找你来,是因为剿匪又传来了坏消息。”
  李振问道:“臣久居北京,不知道外地的消息,请皇上明言。”
  咸丰沉声道:“二月十二,曾国藩和石达开交战,石达开毁掉湘军战船百余艘,曾国藩所在的座船被俘虏。曾国藩侥幸逃走,却损兵折将,文卷案牍等也全部丢失。这一次剿匪损失惨重,曾国藩气得要投湖自尽,好在部下劝阻,才忍辱偷生。”
  “事实上,剿匪的情况一直不好。”
  “去年杨秀清率众攻打江北大营,琦善被杀,江北大营破灭。朕虽然想要重建江北大营,却无力再建。江南大营又碌碌无为,一直没有取得胜利,令人忧心如焚。朕麾下只有你这么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本想让你出面,但是芷兰怀孕,所以朕一直犹豫不决。”
  “直到曾国藩狼狈的战败,朕才下定了决心。”
  “朕让你重建江北大营,剿灭发匪。”
  “李振啊,我大清朝自圣祖康熙爷后,再没有异姓王。若是你能剿灭发匪,朕允诺加封你为异姓王,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咸丰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振,眼神坚定。
  李振站起身,扑通一声跪下,朗声说道:“臣从一个寂寂无闻的小兵,到如今已经是一方提督,皇上对微臣已经是恩宠有加,臣不敢再有所求。请皇上放心,臣此番前往南京重建江北大营,一定剿灭发匪,不灭发匪不回朝。”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