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610)

阅读记录

  咸丰没打算深入,摆手说道:“你长途跋涉辛苦了,回去吧。”
  “谢皇上!”
  李振道谢后站起身,开始往后退,然后离开了养心殿。韩来玉也退出养心殿,迈着小步子一阵小跑,大声喊道:“李提督,等一等。”
  李振听见身后传来韩来玉的声音,立刻停下。
  “公公,有什么事情吗?”李振笑问道。
  韩来玉说道:“李提督此次入京,一定要做好领兵打仗的准备。”
  李振一脸惊讶,说道:“公公,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韩来玉左右打量了一番,压低了声音,低声说道:“皇上因为发匪的事情头疼,寝食难安啊!发匪盘踞南京,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头,又无法剿灭。朝中大臣争论布下,恰逢李提督回北京述职,这不正是凑上这个风口浪尖么。”
  李振感激的说道:“多谢公公指点,若是公公有用得着李振的地方尽管开口。只要李振力所能及,一定为公公办好。”
  韩来玉闻言,顿时笑了。
  李振已经是一方提督,成为朝廷的封疆大吏。到了李振的这个地步,钱财渐渐的失去了作用,更多的是需要实际行动。
  李振一句简单的承诺,韩来玉反而更高兴。
  韩来玉笑说道:“李提督返回北京,还没见岳父,早些回府吧。”
  “告辞!”
  李振拱手离开,很快就离开了紫禁城。他坐在马车中,陷入了沉思当中。这时候,李振的心中反而有了一丝忧虑。咸丰让他带兵打仗,很可能会离开广州,但是李振已经把广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发展,不打算放弃的。
  广东不是上海,李振能安排上海的县令,却不可能安排广东巡抚和提督。若是李振离开了广东,意味着他在广东的一切也会付诸东流。
  带着愁绪,李振朝尚书府奔去   返回尚书府的路上,李振一直是无精打采的。
  脑海中,盘旋着被调离广州的事情。
  进入尚书府后,李振才收起情绪,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是他第一次来桂良的府邸,昔日李振跟随琦善一起入京,一直住在驿馆。即使李振和芷兰约会的时候,都在外面游玩,李振也没有和桂良有过接触。这一次他和芷兰一起返回北京,李振才见识了桂良的住宅。
  尚书府并不奢华,却宽敞古朴,透着一股大气。
  李振入府,桂良带着大福晋以及两个儿子出来迎接。
  大厅中,众人落座。
  桂良和大福晋坐在正上方,下方才是一大家子人。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热热闹闹的。李振如今只有二十出头,已经是朝廷的封疆大吏,权利并不比桂良差多少,所以桂良的两个儿子没有生出天子脚下纨绔子弟的骄横气,语气中反而透着一股亲近,和李振交谈甚欢。
  众人大厅中交谈了约莫十分钟,桂良已经不耐烦了。
  桂良起身说道:“弘毅,随老夫去书房。”
  说完后,桂良已经是背着双手,迈着八字步,一步一摇的朝书房行去。
  李振和众人打招呼告辞,跟随桂良一起离开了。
  大福晋念叨道:“女婿刚刚来,话都没有说完,就带去书房谈论,哪有这么多国家大事,瞎操心。”大福晋也是摇了摇头,起身朝后院行去。
  桂良的两个儿子带着家眷离开,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书房中,李振和桂良落座。
  桂良严肃的问道:“弘毅,皇上和你说了些什么?”
  李振神色不卑不亢,举止得体,不骄不躁的说道:“皇上夸奖了我一番,然后询问了广州的事情,其余的没说什么。”
  桂良皱眉说道:“皇上真是什么都没说?”
  李振点点头,坚定的说道:“皇上真的是什么都没有说,仅仅提了一点我在广州的事情,这都还是浅尝辄止。我离开养心殿的时候,韩公公追了出来,让我做好带兵的准备。我追问了一下,得知发匪猖獗,韩公公预测我可能带兵剿匪,不知道岳父怎么看?”
  桂良作为朝中的中枢大臣,能屹立不倒,绝非仅仅是有关系有背景的原因,还有自身的智慧。李振成了桂良的女婿,也是大有出息,桂良没有理由不帮助李振。因为这个原因,李振毫不客气的询问。
  他只是提出问题,说不说是桂良的事情。
  桂良听了后,沉吟片刻,说道:“韩公公是悄悄告诉你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代表着皇上的。他敢这么说,证明你带兵出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是好事,说明皇上还是器重你的。朝中有我和奕䜣支持,你一定能青云直上,成为军方的支柱。”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