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565)

阅读记录

  李振笑说道:“刘师傅不用多礼,请坐!”
  刘铁柱在大厅中坐下,依然有些忐忑,眼中却隐隐有些兴奋。
  眼前的提督大人,果然平易近人。
  一个普普通通的‘刘师傅’,却让刘铁柱心中喝了蜜一般。
  李小彤轻轻一笑,说道:“刘大哥,弟弟成亲那一天,肯定不是几十桌能解决的,可能会有几百桌,甚至会更多,刘大哥和下面的人忙得过来吗?”
  刘铁柱肥厚的大手拍着胸膛,自豪的说道:“李姑娘放心,除了我之外,还有另外的十个大厨,都是广州最有名。我们十一个大厨,再加上各自的学徒、弟子之类的,就算是三天的流水席,也能做出来。广州出了李大人这样的一个好官,我们都感到自豪。李大人成亲,我们一定给大人办得妥妥当当的。”
  李振听完,心中感激,知道这是水灾的事情让他远近闻名。
  李振又感慨百姓的淳朴,他只做了很简单的事情,得到的却远远超过付出。李振和刘铁柱聊了些家常,约定九月二十三开始准备成亲的宴席,才送走了刘铁柱。
  刘铁柱前脚刚走,又来了三个商人。
  三人中,一人卖菜,一人卖肉,一人卖粮食。三人的目的和刘铁柱相同,都是无偿为李振提供粮食、蔬菜、肉食,保证李振成亲的粮食供应。李振考虑成亲的那一天肯定是几百桌以上的,甚至要做成流水席,便说给三人本钱,以免三人亏本。毕竟刘铁柱是靠自身的技艺,不需要消耗钱财。眼前的三个商人却不同,是需要无数钱财填补,绝对是赔本生意。
  李振一说出来,立刻遭到三人的一致反对。
  最后,李振只得同意。
  送走了三人,李振回到大厅中,感慨道:“姐姐,厨师和粮食、蔬菜和肉食都有了,应该没有什么了,真是多谢这些乡亲了。”
  李振的话音刚刚落下,叶澄衷又禀报说做新郎衣服的裁缝来了,还有专门迎亲的队伍也来了。李振听后更是感慨,没想到这些人考虑得这么仔细。
  他只要等着九月二十五,迎亲就可以了。
  李振好言好语的送走了来访的人,到了傍晚时分,提督府才彻底安静下来。李小彤坐在一旁,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若是爹爹和娘亲能看到你这么风光的娶妻,该是多高兴啊,可惜他们没见到你就去了。”
  等李振说话,李小彤又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州城的百姓都为你的婚事做了准备。就算是举办流水席,恐怕三天三夜都不行。况且,提督府周围地方有限,也容纳不下这么多百姓,你怎么考虑的?”
  李振沉吟片刻,沉声说道:“百姓有心,我肯定不能拒绝。我们这样办,提督府办一处宴席,邀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是主要的宴席。与此同时,又在城北、城西、城东、城南四个位置设下宴席宴请百姓,姐姐觉得怎么样?”
  李小彤眼睛一亮,说道:“这个主意好,既满足了百姓为弟弟庆贺的心思,也让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参与就这么办,这事情交给我处理。”
  说完后,李小彤起身离开,为接下来的宴席做准备   九月二十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这一日,广州沸腾。
  每家每户的百姓都像是过年,张灯结彩,大肆庆贺。一盏盏大红灯笼挂起,喜气洋洋。四面八方的百姓齐聚广州,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已经是人满为患,一张张大圆桌子坐满了参加婚礼的百姓。
  李振的婚礼,注定是要记在广州的历史上。
  这般场面,百年难得一见。
  迎亲的时间定在下午,因为古代成亲不是中午十二点以前,是在黄昏时分。《白虎通·嫁娶》有明确的注解,婚者,昏时行礼,故曰婚。
  李振听从李小彤的安排,黄昏时分迎亲。
  下午,李振穿上了喜庆的大红袍,带着新郎官帽子,穿戴整齐,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迎娶新娘的队伍离开了提督府,敲锣打鼓的朝桂良所在的府邸行去。双方住处的距离并不远,十五分钟左右就抵达了桂良府邸。
  “姑爷到了,放鞭炮!”
  随着李振抵达,已经在门口准备的侍从喊了声。
  顷刻间,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在大门口响起,红色的鞭炮纸四下乱飞,热闹喜庆。李振知道还有一些习俗,经过了‘拦门’、‘送礼品’之类的习俗过后,芷兰才穿着大红的喜袍,头戴霞冠披着红盖头,在媒婆的搀扶下出了门,坐在花轿中。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