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787)

阅读记录

  意大利官员目光灼灼,盯着四国官员。
  紧接着,荷兰、丹麦等国也开口。
  几个小国提出了条件,坦普尔、穆拉维约夫等人感到为难。他们不可能帮助其余的国家承担李振开出的条件,但一旦拒绝,几个小国很可能会先一步接触李振,导致谈判组分裂。
  “李振太狡猾了,太狠了!”
  西华德皱眉,表情异常难看。
  他明白李鸿章来威胁的这一招是堂堂正正的阳谋,难以阻止。
  分裂,无可避免。
  西华德叹了口气,说道:“诸位想和李振提前接触我不反对,但我要申明一点。诸位先和李振提前接触,等蒙古军取胜后,你们再想来分一杯羹,绝对不可能。到时候,诸位该干什么干什么,就不用掺和到我们里面来。”
  意大利官员说道:“请西华德阁下放心,意大利签署条约后,会立即撤回的。”
  丹麦官员说道:“我们是小国,不求赚什么,只求自保。”
  荷兰官员感到为难,他若是答应李振的条件,势必要割让东印度群岛,这又让荷兰官员不愿意看到的。他没有开口,只是默默的思考自己国家的路。
  ……
  河北省,承德市。
  黄士海的军部指挥所设在此处,指挥所中,黄士海眉头紧皱,眼中有着烦躁。此前,他麾下的军队已经进入蒙古,甚至他自己都把军部指挥所移到蒙古境内,但后来蒙古军队有了新武器,尤其是在草原上没有掩体遮掩,遇到蒙古军队使用的新武器连连失败,以至于黄士海不得不把指挥所撤回承德市,遥控蒙古草原上的局势。
  “司令,大总统来函了。”
  一名警卫员开口说道。
  黄士海从警卫员手中接过书信,仔细看了一遍,脸上有了笑容,朗声说道:“好,好!大总统信上说了,对付蒙古人的武器已经开始制作,不用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反攻。传令下去,军队全线后撤,全线转为防守。只要不在辽阔的平原上,而我们有了掩体掩护,再利用自己的武器足以挡住蒙古人的进攻。蒙古人出了草原,什么都不是。”
  “是!”
  警卫员去传令,黄士海麾下的军队开始全线防守。
  ……
  北京,总统府。
  这一日,总统府来了一位客人。此人穿着一袭黑色风衣,脚蹬黑色皮靴,但衣服和皮靴上都有着灰尘,风尘仆仆,脸上满是憔悴之色。只是,他的眼神清澈,眸子中闪烁着兴奋之色。这人不是别人,是刚抵达北京的戴元华。当日戴元华接到李振发到广州的电报后,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赶赴北京。他坐在大厅中,显得很激动。
  李振提供了一种新武器,而他将负责制造。
  为此,他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脚步声从大厅外传来,戴元华回头望去,然后噌的站起身,躬身说道:“大总统!”
  “辛苦了,坐!”
  李振一摆手,来到主位上坐下。
  戴元华坐下后,摇头说道:“不辛苦!大总统日理万机,要注意身体才是。”顿了顿,戴元华话锋一转,开门见山的说道:“大总统说要研制一种名叫烟雾弹的新武器,这样的烟雾弹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呢?大体怎么研制的?”
  李振笑道:“元华啊,你真是一个武器痴。”
  “呵呵~~”
  戴元华笑了笑,说道:“您知道的,我就这点爱好。”
  李振没急着解答,问道:“坦克的制作如何了?有没有新的进展?”
  提及坦克,戴元华更是兴奋。他忍不住搓了搓手,说道:“回禀大总统,坦克的制作已经全部完成。我们也已经制作出第一辆坦克,现在正进行测验当中,要把各项数据全部统计清楚。估计至少得一个月,才能把坦克稳定下来,进而投放到战场上使用。”
  “一个月?”
  李振皱眉,问道:“时间能否缩短?”
  戴元华想了想,回答道:“可以缩短时间,最迟也得半个月。”
  “好,就半个月!”
  李振笑了笑,说道:“半个月后,运送新研制的坦克抵达北京,然后送到北方的蒙古战场上去。蒙古人有烟雾弹,但是在草原上我们有坦克,看他们怎么抵挡。”
  “蒙古草原上一片平坦,适合坦克行驶。”
  戴元华点点头,眼中笑意浓浓。顿了顿,戴元华又道:“烟雾弹是怎么回事呢?”
  一句话,戴元华又回到了主题上。
  李振哈哈大笑,不再兜圈子,说道:“烟雾弹是一种引燃后产生大量烟雾,用来迷惑敌人,进而掩护和保护自己进攻的武器。这样的器不致命,却能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李振简略的说了烟雾弹的用途,开始向戴元华解释烟雾弹的制作。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