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751)

阅读记录

  “荒唐!”
  戚镇海眼眸一眯,眸中闪过一抹冷光。
  苏磊嘿嘿一笑,没把戚镇海的威势放在眼中,反而一副惫懒模样,大声道:“我真的搞不明白这劳什子委员是干啥的,您帮帮我吧。”
  说实话,戚镇海对国防委员也不怎么懂。
  就国防委员来说,具备什么权利呢?貌似什么权利都没有。戚镇海轻叹了口气,说道:“苏磊啊,不是我不帮你,这次人员的任命是大总统、曾国藩、石达开、左宗棠、赵烈文等巨头的统一意见。我帮你劝说,也没用啊!”
  苏磊怔怔失神道:“不行,不能这样啊!”
  戚镇海也不愿意看到苏磊被架空权利,琢磨了一下,又说道:“事情并非没有转机,若是你一人找大总统,肯定是没有机会的。有句话叫做法不责众,和你一样被调入国防部担任委员的人不止一个,除此外,还有从台湾调回来的杨健侯,尖刀营的黄强,以及龙组的龙熬,甚至还有曾总理推荐的刘坤一和郭嵩焘,这些人都失去了原来的职务,所以若是想找大总统改变意见,得联合这些人,让所有人站在一起,才有机会说服大总统。”
  顿了顿,戚镇海说道:“话我说到这个份儿上,具体怎么操作就看你自己,成与不成,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苏磊激动的站起身,朗声道:“多谢将军!”他转身离去,眼中抑制不住的流露出激动之色,而戚镇海却轻叹口气,不知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
  曾国藩府邸,书房。
  曾国藩正襟危坐,对面还坐着两个中年人。其中一人魁梧高大,面容刚毅,眸光凌厉,给人如山如岳的感觉;旁边一人岁数稍大,但眼神柔和,面带笑容,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两人中魁梧高大的人是曾国藩提及的刘坤一,面目柔和的则是郭嵩焘。
  两人得了被调任国防委员的命令,急匆匆的来找曾国藩。
  对这道命令,两人也不喜欢。
  刘坤一说道:“老郭,我是粗人,说不清楚。你是读书人,你说。”
  郭嵩焘重重的点头,说道:“总理,我和老刘是为了调任国防委员的事情来的。我和老刘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以至于被罢免了军队的职务,然后调任一个混日子的国防委员。若是如此,您给帮帮忙,给我们通融一下。”
  曾国藩笑道:“谁说是混日子?你们能进去,还是我举荐的。”
  “啊!!”
  郭嵩焘和刘坤一惊呼,脸上写满了错愕的神情。
  两人怎么都想不到是曾国藩举荐的,这也太坑人了吧。
  曾国藩略带一丝得意,微笑着说道:“国防委员虽然不是实权,但里面有李鸿章、张之洞,还有曾经的湘军统帅彭玉麟。你们两人留在里面,必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在里面呆一段时间,再外放到军队,肯定比现在担任的旅长更好。”
  刘坤一和郭嵩焘各自主持一个旅,也算实权在握。
  刘坤一微笑道:“总理,这一段时间,具体是多长时间呢?”
  “不知道!”
  曾国藩摇头,他也不敢作保证。
  郭嵩焘继续说道:“总理,我还是觉得国防委员不可靠。您想想,我们待一段时间,万一是一年,或者是两年呢?甚至在里面被压下去时间可能更长。而我们呆在军队里面,各自训练自己的一个旅,只要机会来了就可能一遇风云化龙。”
  顿了顿,郭嵩焘继续说道:“总理,我认为留在军队更好,不管是否上战场,军队都更好。最主要的是我们不愿意留在国防部浪费时间,留在军队能干实事。”
  曾国藩哼了一声,严肃的说道:“郭嵩焘、刘坤一,这事我已经定下,不可能更改。我可以肯定的说,调入国防部对你们绝对有好处。为什么呢?因为在国防部可以经常见到大总统,当初刘锦棠明明是一个后辈,为什么异军突起?就是得了大总统的青睐。仅凭可以经常见到大总统这一点,都应该去国防部。”
  刘坤一摇头道:“我从不拍人马屁,那种事干不来。”
  “混账!”
  曾国藩一巴掌拍在案桌上,气哼哼的道:“老夫让你拍马匹了吗?你想拍大总统的马屁还不够资格。大总统是一个做实事的人,去了后干好自己的事儿,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刘坤一是一根筋儿,道:“总理啊,我就想做点实事。”
  郭嵩焘也不想去国防部,点头道:“老刘说得对,只要能做点实事,我们愿意留在军队。总理,我和老刘您是了解的,您给求求情,帮我们一把,让我们回去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