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724)

阅读记录

  “是!”
  翁同龢心中狂喜,道:“大总统还有什么吩咐?”
  李振摆手道:“去吧,自己去传信。”
  翁同龢愣了一下,见周围没有人动,说道:“大总统不派人和我一起么?”
  李振冷笑,说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若是从南京逃走,我就拿翁家开刀。到时候,翁家老小都因你而死。当然,如果你能够狠下心置妻儿父母兄弟不管,尽管逃走。”
  翁同龢脸色苍白,没有半分血色。
  他恭敬的退下,再不敢生出半分逃走的念头。虽说翁同龢性情狭窄,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而且翁同龢也是一个没有气节的墙头草,但人总还是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地方,翁同龢是实实在在的孝子,对兄长也尊敬有加。李振的一番话掐住了翁同龢的脖子,让翁同龢不敢逃走。
  黄强说道:“大总统,真要饶了翁同龢么?”
  李振轻叹一声,说道:“换做是早几年,我肯定一刀杀了翁同龢。但现在么?呵呵,翁同龢虽然人不行,却有学识,一手字也是卓尔不群,堪称当时书法家之典范。这样的人做官不行,死了后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让他一辈子不做官,专心做学问吧。”
  黄强似懂非懂,不明白李振为什么妥协。
  事实上,无非是两人考虑的出发点不同,结果就不同。   总统府,大厅。
  总理曾国藩、副总理石达开,最高法院的院长赵烈文,以及驻守北京的军长黄士海,留守北京的四大巨头聚集在一起。除此外,还有负责看管两宫太后和皇帝的韩来玉。
  五个人,神情略显严肃。
  曾国藩不急不缓的说道:“大总统已经传回消息,意图在南京谋反的叶名琛已经控制住。除此外,大总统乘坐火车被炸死的假象也已经完成,甚至大总统还让南京方面联系慈禧的人传回假消息,告知慈禧说已经拿下南京市的市长张之平,其余周边各省也还在积极接洽。有了大总统制造的假象,慈禧绝对不甘寂寞,会发起最后的行动。”
  说到此处,曾国藩眼中兴奋之色溢于言表,朗声说道:“慈禧到了最后一搏的时候,我们全面布局也得铺开,是该我们再推波助澜一把的时候,要把所有敌人一网打尽。”
  韩来玉说道:“请曾总理下令,韩来玉立即执行。”
  这位大太监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儿。
  慈禧那个蠢女人!
  都是慈禧那个蠢女人造成的,是她不甘寂寞谋划对付李振,然后陷入了李振设下的圈套。韩来玉不关心慈禧和慈安的生死,这两人和他没什么关系。韩来玉关心的是小皇帝的安危,韩来玉不求小皇帝能做什么事情,只求小皇帝延续咸丰的血脉就行。现在发生了这一档子事,韩来玉担心小皇帝的性命。
  同时,韩来玉不能替小皇帝求情。
  他得考虑自己的处境,不能让自己被动。
  曾国藩严肃的说道:“韩先生的任务是把消息透露给慈禧身边的宫女,让慈禧更加确认消息的可靠,加快慈禧行动的时间。”
  韩来玉想了想,回答道:“总理,透露消息给宫女容易。但存在一个问题,慈禧身边的宫女是怎么知道消息的?好歹,得有一个消息的来源啊,若是凭空的让宫女知道,很可能让慈禧起疑心,怀疑是我故意这么做的。尤其宫女很少有时间接触外面的消息,而能接触的人又是极少数的一部分,所以消息必须要有一个确切的来源。譬如说,大总统乘坐火车被炸的消息传得满天飞,百姓都知道了消息,宫女才无意中听到,这才能让慈禧相信。”
  曾国藩从容一笑,说道:“韩先生言之有理,请韩先生放心,这件事由副总理负责,把大总统乘坐的火车被炸的事情传出去,让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知道大总统乘坐的火车被炸的消息。”
  韩来玉接着又说道:“如此一来,北京必定动荡。”
  曾国藩说道:“韩先生多虑了,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翻不起浪花的。”
  韩来玉不再插嘴,立即起身告辞。等韩来玉离开了总统府后,石达开说道:“韩先生不断的找理由推搪,看来不想这件事扩大啊。”
  曾国藩了解韩来玉,说道:“韩先生担心小皇帝被波及,以至于咸丰没了血脉。”
  石达开话锋一转,说道:“我去让人传递消息,扩大这件事的影响。”
  曾国藩点头,目光又看向黄士海,说道:“黄军长,军队如何?”
  黄士海朗声说道:“总理放心,一切都准备就绪,只要一声令下,军队就可以杀出去。并且,军队滋生出来的一些蛀虫,都已经在我的掌控中,不会出现意外。”黄士海的眼中有着浓浓自信,有绝对的信心保证北京的局势在控制中,也有绝对的信心保证军队不乱。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