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685)

阅读记录

  辣厄尔点头说道:“我赞同先撤退的建议!先缓口气,再来决战。”
  “我也赞同!撤退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我赞同撤退!”
  “先避免对方的锋芒,保证我们的安全。”
  各国司令不断说话,心中都有些慌了。
  尤其是渣甸山周围的枪声不断逼近,更让他们紧张无比。
  英国司令亚当斯再望了眼阵地,轻叹,说道:“中国有一句古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现在到了我们这里,不再是岳家军,而是撼山易撼中国军队难!若是再给我半个小时,不,只需要给我二十分钟,就可以完全的解决戚镇海的一个师,甚至生擒戚镇海等主要将领。可惜,时间不等人,上帝也不庇佑联军,奈何,奈何啊!”
  语气中,透着深深的无奈。
  他整肃表情,下令道:“撤,先避开李振的锋芒。”他转身走出了指挥所,那挺拔的背脊一下佝偻了起来,给人一种垂暮的感觉,仿佛苍老了许多。
  各国司令却是大喜,因为亚当斯同意了后撤。
  命令下达,军队开始后撤。
  各国的士兵也知道了渣甸山周围的情况,心中都很害怕,得了命令后转身撤走,犹如潮水般快速退去。刘锦棠大吼大叫着,他有心追逐,但实在是体力不支。尤其是各国的军队退走后,心中那紧绷的一根弦彻底放松下来,再也提不起精神。
  刘锦棠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出气。战斗到现在,他身上伤痕累累,已经是成了一个血人。戚镇海和陈玉成也是如此,浑身伤痕累累。三个人靠在一起,背靠背,相互靠着对方,才没有倒在地上,三人都接近脱力。
  周围士兵放松了,脸上都有着活下来的庆幸。
  这一战结束,活下来的人不多,只剩下数百人。这些士兵中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受了重伤,就算治愈后也再难以上战场,只能退役。
  十五分钟后,一支军队出现在渣甸山的战场上。
  这支军队,赫然是李振率领的士兵。
  除了李振率领的尖刀营士兵,还有一个团的兵力跟来。这一个团的兵力是杨班侯麾下的士兵,原本李振带着尖刀营在前面,而杨班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支援戚镇海,专门派遣一个团作为先锋,日夜兼程的赶路,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追上李振,一起来救援。
  团长吩咐士兵驻防,小心防备。
  李振来到阵地上,望着阵地上一片一片的尸体,眼眶湿润。虽说李振没有亲身经历这一战的艰苦,但李振通过战场上的情况能感受出来,能感受到战场的惨烈。他站在阵地上,脚下像是灌了铅,迈出的每一步都沉重无比,心情也格外的凝重。
  来到戚镇海、刘锦棠和陈玉成身前,三人想站起身行礼。可是坐下来后,身体不由他们控制,想站起来,但浑身像是抽筋儿似的酸疼,提不起力量。
  李振摆手道:“不要动,不要动!”
  旋即,李振看向周围的士兵,大声道:“士兵们,你们是好样的,是中国军人的榜样,我为你们感到自豪,我以你们为荣。”
  一句肯定的话,士兵们哽咽出声。
  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句话当中得到体现。
  戚镇海缓过神来,看着阵地上的一个团,皱眉问道:“大总统,杨师长的军队呢?难道刚才四面开火的士兵,不是杨师长的兵力?”
  李振摇摇头,回答道:“杨班侯带着一个师大的兵力在后面,但已经进入香港。现在,杨班侯正在布置包围圈,把圈子扩大,堵住各国联军的撤退。”
  团长拍着胸脯说道:“请戚师长放心,洋人跑不掉的。”
  他手一招,便有无数的军医赶来,把戚镇海、陈玉成和刘锦棠带下去治疗,又有许多的士兵把受伤的人带走,开始清理战场。李振看着战场上的一幕幕,目光转向各国联军撤走的方向,眸子中闪烁着寒光,这一次的大战才刚开始。
  联军后撤,快速南下。
  各国的士兵经历了大战,都疲惫无比,连续的赶路让士兵们非常难受。一个小时后,军中的士兵实在是跑不动了。亚当斯无可奈何,只得下令暂时停下来休息十分钟,然后再继续朝民乐镇赶去。亚当斯、辣厄尔等人团团围绕着坐,神色沮丧。
  眼见快要胜利,还是功败垂成。
  遇到这样的结果,不管是谁,心里都非常难受。
  辣厄尔说道:“亚当斯阁下,先前在渣甸山的时候,四面传来枪声,虽然感觉是中国的援军来了,但这撤退的路上,我思考了一下,发现我们没有得到士兵禀报有李振的大部队赶来。我认为,我们撤退早了,可能是故弄玄虚。”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