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667)

阅读记录

  他没想到这两国还有着一辆坦克,真是令人意外。但放在现在的处境,两辆坦克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能帮助迅速撤退。
  一行人直奔西门,大规模撤退。
  侯建带着士兵攻入城内,来到联军的指挥所时,詹姆斯等人早已经撤走。侯建询问了抓捕的英国士兵,得知詹姆斯等人往西门而去,立即调转方向朝西门追赶。可惜侯建抵达西门的时候,詹姆斯等人逃出了民乐镇,又南下撤退。
  战争结束,军队接管了民乐镇。
  一旅长来到民乐镇,知道一团长战死的消息,也沉默了下来。他脸上的笑容,骤然隐藏起来,沉声道:“按照一团长最后的要求,国家一定会妥善安置他的家人。收敛好尸骨,清理战场。命令士兵休整,我将建议师长做最后的总攻,直奔香港中心。”
  “是!”
  侯建行礼,立即去执行命令。
  ……
  渣甸山,指挥部。
  前线攻克民乐镇的消息传来后,戚镇海颇为激动。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说道:“各国的军队连战连败,坦克队伍也失去战斗能力,蹦跶不了多久了。尤其是连续几次的失败,洋人彻底被打怕,接下来对我们将更有利。”
  刘锦棠说道:“戚师长,我认为一旅长的建议非常正确,可以发起总攻了。常言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们连续打胜仗,军队的士气已经到了一个高点,借着这士气,直接南下,夺取香港的总督府。”
  “报!!”
  洪亮的声音传来,警卫员跑进来,大声说道:“师长,洋人的军队绕到了我们后方,截断了我们的后路,正朝我们杀来。不仅如此,洋人的军队还配备了坦克,以及机关枪等精良武器。现在,洋人的军队把渣甸山外围控制起来,我们被包围了。”
  戚镇海眉头皱起,眼中浮现出难以置信之色。
  这,这是怎么回事呢?   戚镇海拧着眉头,沉声问道:“渣甸山被包围,具体是怎么回事?”
  警卫员摇头,也是一头雾水。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暂时还没有弄清楚。
  戚镇海摆手,示意警卫员离开。
  警卫员离开后,刘锦棠斗志昂扬的说道:“戚师长,这事情很简单,绝对是洋人设下的圈套,意图把在渣甸山围歼我们。可惜,咱们并不是困兽,也没有弹尽粮绝。相反,我们实力强大,士气旺盛,再加上一旅长拿下了民乐镇,军队士气空前的高涨。”
  稍作停顿,刘锦棠掷地有声的说道:“我认为,以民乐镇为突破口,先一步南下直奔香港总督府,只要撕开口子,一切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所谓的包围圈也不攻自破。”
  戚镇海想了想,回答道:“刘旅长的建议很好,我赞同。”
  陈玉成说道:“我也赞同刘旅长的建议,但我认为应该有两手准备。”
  戚镇海问道:“陈旅长认为该怎么准备?”
  陈玉成神情凝重,缓声说道:“这一次和洋人交战,交锋点在民乐镇。但是,洋人却悄无声息的派遣军队把渣甸山包围起来,而且坦克这样的大块头也悄无声息的出现。以此推断,我认为这是有预谋的,民乐镇只是一个幌子,包围才是真正的计谋。”
  说到这里,陈玉成神情愈加的凝重,“走民乐镇突围不一定能有效,常言道未算胜而先算败,战场上必须要充分的考虑任何一个可能造成巨大影响的因素。一旦失败,我们承受不起后果。第一,按照刘旅长说的以民乐镇作为突破口,快速南下攻占总督府;第二,还应该把渣甸山被围的消息禀报给大总统,请大总统调集军队支援。”
  戚镇海抬头扫了眼陈玉成,又低头沉思。陈玉成的建议从某些方面来说,对戚镇海这个领军的主帅并不利,因为禀报给李振意味着求援,意味着他是败军之将。
  这种建议,戚镇海自然是很抵触的。
  刘锦棠是直性子,而且对军队的实力有信心,坚定的说道:“陈旅长,你是杞人忧天。交战以来,我们和洋人打了几次,就赢了几次,没有一次战败。就算洋人包围渣甸山,在我看来,那是分散兵力,更加的不堪一击。这一战,不需要向大总统求援,也不能向大总统求援。一个师的兵力攻入香港,若是连香港都拿不下,真是丢人。”
  这番话,恰好说中了戚镇海的心思。
  拿不下香港,他脸面无存。
  戚镇海瞬间有了主意,神情坚定,吩咐道:“陈旅长,我赞同刘旅长的说法。这一战,我相信我们的兵力能撕开口气,能攻占总督府,不需要向大总统求援。”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