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510)

阅读记录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正是他此时此刻的心境,虽然年老,雄心壮志却不曾湮灭。
  这一幅字,说到了斯科特的心坎上。
  斯科特面带微笑,感激道:“李-总统,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谢谢!”他仔细的收起,然后把这一幅字放好。回到座位上,斯科特问道:“李-总统的才华,我是极为佩服的。您制定的计划,我非常认同。甚至,您提出来的军事和经济上的控制,比我的计划更贴切。”
  李振笑说道:“斯科特先生过奖了,您身经百战,入伍接近五十年,如此漫长的服役时间,恐怕唯有您这样甘愿为国家付出的人,才能把一生都交给国家。”
  斯科特一听李振的话,心里面更是高兴。
  换做是别人拍他的马匹,斯科特不一定高兴。但李振夸奖的一番话,刚好选择了斯科特最得意的事情,说到了斯科特的心坎上。
  所以,斯科特对李振的印象非常好。
  斯科特话锋一转,微笑着说道:“李-总统,今天在白宫商议事情的时候,您曾经说了北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我也听中国的一些人提起过这六个字,也明白一些涵义。但是,具体的放在南北之战上,北方是怎么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呢?”   斯科特似笑非笑的盯着李振,宛如一头老狐狸。
  他的眼中,带着期待之色。
  只是这一幅情形,让李振有一种面临考试的感觉。面对斯科特的提问,李振无法拒绝。尤其是李振还想要忽悠斯科特去中国,就必须要回答。
  李振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天时、地利、人和,是一场战役的根本。此次南北之战,以天时而论,南方发动叛乱的时间在三月,虽然已经开始入春,天气逐渐转暖,但对于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言,依旧是寒冷天气,还有许多地方有着冰雪。”
  “在这个时间段发动战争,南方的军队若是不北上作战还可以,不会遇到寒气。但若是南方的军队进入北方作战,立即就会遇到天寒地冻的情况,出现气候的不适应,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利于行军打仗的,对南方尤为不利。”
  “因此,仅仅是天时这一个因素,已经限定了南方的军队不可能在这时间攻到北方来。或者说,南方虽然发起了战争,已经公然独立,对北方而言,依旧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无惧南方叛乱。南方无法短时间奈何北方,意味着北方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备战,完成战略部署,再组织军队发起反击,把局面扭转过来。”
  李振做了一个小结,微笑着说道:“关于天时因素,我认为南方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时间上,应该再往后推迟一两月,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开战无疑是最合适的。”
  斯科特微微点头,示意李振继续。
  李振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温润嗓子后,又继续说道:“再说地利因素,南方水系发达,北方以平原、山林和丘陵等地理环境为主,双方的地理环境大为不同,形成了不同地方的交战方式也不同,北方的作战方式和南方不能一样。”
  “南方士兵进入北方,必定面临北方平原的战法,或者是山林作战,亦或是丘陵作战等等。平原上,北方的骑兵占据绝对的优势;山林、山地交战,北方军队拥有的强大火力,完全可以倚靠地貌的优势,彻底的阻拦住南方的军队。”
  “换句话说,双方的武器差距,再加上北方的地形,只要北方军队的领军将领脑袋里面装的不是豆腐渣,都能够拒敌于国门之外,拦截南方的军队。相反,北方的军队攻入南方,凭借强大的火力支撑,却可以游刃有余的进入南方,不受地理因素的影响。”
  李振神态从容,不急不缓的说道:“双方的地理位置差异,决定了双方的结果,这也是北方必胜的原因之一。南方叛乱的方式自始至终是错误的,不应该由南往北。换做是我,必定采取策反北方各州的办法,获取北方各州的支持,进而借助北方各州的力量攻打北方的军队,这才是取胜之道,才能不受制于地形的影响。”
  斯科特略微皱眉,点评道:“稍显牵强,也算正确。”
  李振笑了笑,并不反驳。
  他话锋一转,开始提及第三点,朗声道:“第三是人和因素,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在这一场战争中,天时和地利的因素加起来,也比不上人和的因素。”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