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420)

阅读记录

  顿了顿,曾国藩继续说道:“同样的,在巡抚下面也有许多臃肿不堪的官员,完全是可以精简的。我想和大总统商量的是全国官员的调整,但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旦出现丁点差池,都会引起一系列的事情。”
  李振问道:“伯涵兄,怎么突然想到调整官员架构呢?”
  曾国藩笑了笑,说道:“我和石副总理处理国家事情的时候,也翻阅了许多国家的官员构架,看了许多国家的情况,发现我们的官员很多是没有必要的,没有最大化的把官员利用起来,所以必须要处理好。”
  “好,这个我支持!”
  李振说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曾国藩说道:“大总统同意了吗?”
  李振说道:“我同意!具体的更改,不是删减一两个的问题。更大的来自于满清的系统,我们立国,但更多的是沿袭满清的官职等,没有自己的东西。干脆来一个彻底的大清洗,改革掉满清留下来的官制,施行新中国的官职。”
  曾国藩问道:“大总统有什么想法么?”
  李振继续说道:“伯涵兄了解各国的情况,也对自己国家的官员有详细的了解,我们逐一的梳理一下。目前,你是总理,是国家最高一级的官员,而你负责的有各部门,部门下面又有一系列的官员,这是属于政府这一块的。”
  “地方政府的一块,我说一下我的想法。”
  “目前而言,总督去掉后,是各省的巡抚,巡抚的下面是知府,知府下面是县令,这很多名字很拗口,不容易记下来,有很多人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巡抚改为省长,意思是一省之长官,这就很形象很贴切;各府的称呼也修改,府改为市,知府改称市长,意思是一市之长官,比如梧州府知府,就修改为梧州市,官员称作梧州市市长。”
  “市长这一职位是早已有之的,战国时期称作市吏,到了汉朝时候,长安、洛阳、邯郸、临淄等六大城设市长,目的是管理市场。如今,咱们就仿效省长的称呼,统一一下口径,统一称作市长,好听一点,也好管理。”
  “市长往下,各县的长官称作县长,各乡称作乡长,各村称作村长。简单明了,国家的一个大构架就出来了。至于其余的还有需要删减的,我们再一一商定,伯涵兄以为如何?”
  曾国藩愣愣的盯着李振,好半响后,开口说道:“为什么大总统可以如此轻松的说出这么多的东西呢?我和石副总理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啊!”
  李振哈哈一笑,说道:“我只是多关注了国外的情况罢了,这是参照外面来的,美国有州长,咱们也弄个省长嘛。”
  一句话,李振掩盖了过去。
  曾国藩没有追问,仅仅是李振提及的这件事,够他忙活的。曾国藩告辞离去,准备梳理一下再来和李振讨论。曾国藩刚离去后,一名士兵走了进来,禀报道:“大总统,财政部部长乔致庸在大厅中等候多时,有事和您商量。”
  李振起身道:“我立即就去!”
  说罢,李振起身离开书房,朝大厅中行去   李振来到大厅时,乔致庸已经等候多时。
  乔致庸起身说道:“大总统!”
  “坐!”
  李振让乔致庸坐下,然后询问道:“乔部长,我记得你上任应该有半年时间左右了。在这短暂的半年,对国家应该有了切身的感受,说说你的想法。”
  乔致庸面带笑容,不急不躁的说道:“确切的时间应该是六个月零三天,在担任财政部的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是所有人都在为国家的殚精竭虑,都在不懈努力。有这样的队伍,想不成事都难。”
  李振满意的点头,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乔致庸接着继续说道:“我给大总统汇报一下铁路的事情,以及国家财政的事情。”
  “说!”李振兴致勃勃的说道。
  乔致庸说道:“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已经全部让胡雪岩、王炽等人接手,但我修改了一定的内容,限制了商人拥有的权利。修建出来的铁路交给商人运营,但最后的掌控权必须由国家控制,不能让商人插手。商人想用铁路做什么大工程,必须取得政府的批准才能开始动工,绝对不能让商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李振说道:“让商人听话,这可不容易啊!”
  乔致庸笑了笑,说道:“和商人打交道,必须要有耐性,能经得住软磨硬泡。商人见到了铁路的好处,从中看到了和自身相关的利益,自然是不会放弃的,慢慢磨,他们最后都同意。”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