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337)

阅读记录

  陈玉成道:“我明白了!”
  李秀成点点头道:“副总理,我和玉成一定团结,努力争功。”
  石达开说道:“团结是必须的,争功也是必要的。但是,这是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下的,那就是必须和军中的所有人团结,就算面临刘锦棠也得如此。我们是降将,相当于是后妈生的,要在大总统面前表现好才行,这对你们以后的仕途有利。”
  “在军中记住两点:第一,要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让所有人知道;第二,要展现你们的胸怀气度。有了这两点,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得到大总统的重用。”
  “你们是有才的人,不要被埋没。”
  “为了你们自己,也为了说明曾经的太平军并不差,我希望你们努力。越南之战,一定要把握住!”
  石达开神情严肃,把希望寄托在两人身上。
  陈玉成和李秀成重重的点头,两人都感到重重的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
  ……
  总统府,官邸。
  李振将要南下广州的消息传出,芷兰、李小彤等人又连连叹息。李小彤眼珠子转了转,微笑着说道:“弟弟,我也准备南下。毕竟,你姐夫还在广州。”
  古丽娜接着说道:“夫君,我也南下,广州的生意还需要我。”
  爱丽丝说道:“我也南下,我和妹妹也要做生意!”
  周秀英朗声说道:“夫君,这一次我要参战,和你一起去越南!”
  李振听后,心想这些女人一个比一个狠。到了周秀英这里,直接要求一起南下。他看向芷兰,就听芷兰说道:“夫君,我带着孩子留在北京等你回来。这几年,阿玛愈发的老了,身子每况愈下,恐怕也就这一两年的时间,我留下来照顾他老人家。”
  李振点头道:“好,莎娜波娃和你一起,到老岳父家里去住,免得留在家里冷清。”
  芷兰点点头,心里十分不舍。
  这一分离,恐怕又是数个月的时间,好在习惯了。   正月二十四,北京城南门。
  李振带上了刘锦棠麾下一个旅的士兵,再加上鲁少川、陈玉成和李秀成,以及跟随李振南下的几十个商人,还有若干家眷,一起赶往南京。这一路浩浩荡荡,因为人员多,而且人员杂,颇为热闹。商人们一个个都是人精,围绕着王炽打转,想和王炽搞好关系。毕竟,和王炽关系好,间接的相当于和李振的关系好。
  另外的,李小彤、古丽娜、爱丽丝等人又是一个团体。
  同时,鲁少川、陈玉成、李秀成和刘锦棠又是另外的一伙人。
  这些团体各不干涉,和各自的人吹牛打屁。
  从北京到南京,这一路往南走,在三月初抵达了南京。毕竟,这一路的人数众多,还有商人和家眷什么的,耽搁了许多时间。抵达南京后,李振传下命令,在南京逗留一天再继续南下。商人们暂时停下来歇脚,李小彤、古丽娜等人也在城中安顿下来。
  军营,李振召见了南京官员。
  领头的官员出现在李振的视线中,李振颇为惊讶了一把。
  来的人是他熟悉的人,名叫张之平。
  对这个人,李振是有印象的。张之平是张之洞的堂兄,昔日奕䜣在北京发动叛乱,篡夺了皇位,张之平和李振一起南下,保护着小皇帝到了南京。之后,张之平在军中做官,隶属于黄士海管辖。黄士海率军离开南京后,张之平奉命留下来,驻守南京。
  李振笑吟吟的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故人。张之平,这几年过得怎么样啊?”
  张之平说道:“多谢大总统关心,这几年在军中为官,跟随黄军长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我主政南京,也在努力学习,一定不负大总统的栽培。”
  “好,好一个还在学习。”
  李振说道:“学习是好事情,值得鼓励!”
  顿了顿,李振说道:“南京作为全国的重点地区,是外国人比较多的地方,比较开放,比较繁荣。你应该接到了曾总理下发的文件,关于兴建新式学校的文件了吧?”
  “接到了!”
  张之平点点头,立即回答。
  李振饶有兴趣的问道:“情况如何?”
  张之平回答道:“当命令下达下去后,反响很热烈,参与的人很多。南京城的大小商人,都让自己的家族弟子参与。不过,有好处也有坏处,有无数的学八股文的读书人出言反对,想尽办法想制止新式学校的开办。只是,这一举动触怒了南京城的商人,这些商人团结起来,立即把反对的人压了下去。现在,学校已经开始正常运转。”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