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枪手 作者:东一方【完结】(1034)

阅读记录

  李振满意赵烈文的态度,吩咐道:“做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去把李鸿章请过来,我有些话和他说。”
  “是!”
  赵烈文恭敬应下,立刻去传达命令。
  很快,李鸿章来到李振身前。
  李鸿章依旧是曾国藩的幕僚,协助曾国藩处理事情,没有一官半职。在此之前,李鸿章已经得知曾国藩向李振举荐了他,只是李振选择了赵烈文。对此,李鸿章颇有微词,因为他认为不属于赵烈文,尤其是李鸿章觉得李振说准备重用他的话是空话。
  李鸿章站在李振身旁,说道:“王爷!”
  李振一听李鸿章的语气,笑吟吟的说道:“少荃兄,你的肚子里面有气啊!”一开口,李振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李鸿章站在李振旁边,略显尴尬。一想到他已经是三十多出头的人,却没能沉住气,顿时脸上发烫。李鸿章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王爷多虑了,在下只是略感不适而已。”
  李振微微一笑,并不追根问底,说道:“坐!”
  李振对李鸿章是寄予厚望的,才会单独把李鸿章找来交谈。
  李鸿章道:“王爷找在下有什么事情么?”
  李振严肃的说道:“曾国藩回去后,肯定把赵烈文出仕的事情告诉了你,也把率先举荐你在我身边的事情说出来。只是我选择了赵烈文,所以你心中有怨气。毕竟,你李鸿章有才华有能力,任何一方面都不输给赵烈文。”
  李鸿章略微低下头,心中的确是这么想的。
  他不明白!
  不懂李振为什么选择赵烈文,而不选择他。
  李鸿章三十出头,但还是一无所成,所以在名利方面看得比较重。毕竟,他的一家兄弟中大哥李翰章、三弟李蕴章都有了官职,并且在官场小有成就。唯独他三十出头却一事无成,而眼下看到出人头地的机会飞走了,心态才会失衡。
  越是在乎,就越容易受到影响。
  李鸿章认为在李振身边做事是一个通天大道,是通往仕途最佳的捷径。君不见柳太平、叶澄衷、郑藻如都成了封疆大吏么?赵烈文出仕了,必定有一条坦途。他得到的仅仅是李振一句另有重用的话,让李鸿章认为李振说的是空话。
  李振又说道:“李鸿章,我若是让你独立组建一军,可敢接受?”
  李鸿章惊呼一声,顿时愣住。
  组建一军!
  李振竟然让他组建一军,也太出人意料了。一军的主帅绝对是封疆大吏,而跟在李振身边的人也难有主政一军的权利。李鸿章咽了口唾沫,问道:“王爷,您不是欺骗我吧?为什么让我单独的组建一军呢?”
  李振说道:“我相信你的能力,你认同么?”
  李鸿章眼睛一亮,说道:“我认可!”
  李振哈哈一笑,说道:“你李鸿章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你还缺少足够的底蕴。凭借你积累起来的底蕴,最多组建出来一个旅,也就是左宗棠最开始组建的规模。若是你单组的组建一军,谁担任军队的师长?哪些人担任军队的旅长,能做到心中有数吗?好好去准备,等你觉得实力足够了,向我禀报一声,我批准你组建第四军团。”
  “是!”
  李鸿章心情转好,欢喜的答应下来。这一刻,他觉得自己走的路和赵烈文已经不同,不再是同一个等级的人。
  李振笑吟吟的道:“少荃兄,这下认为我说的不是空话了吧!”
  “王爷一言九鼎,不会食言!”李鸿章嘿嘿说道。
  李振微微一笑,摆手说道:“回去后好好的想一想该怎么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希望我们回国后,你的军队构架能搭建起来。”
  “定不负王爷重托!”李鸿章说道。
  李鸿章告辞离开,留下李振一个人在甲板上晒太阳。
  ……
  日本,长崎。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和满清都保持着闭关锁国的政策。
  即使倒了现任孝明天皇执政,依旧执行者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百姓和外国接触,让百姓无法接触外国是事物。但闭关落后总要挨打,日本和晚清一样,都是被坚船利炮敲开国门。长崎就是被逼迫而开放的港口,在16世纪,长崎就作为葡萄牙船只的停靠点,后面更成为了英国、美国等国往来的重要地点。
  这一日,长崎变得热闹了起来。街道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来回奔跑巡查的衙役,以及看到诸多身配长刀的武士,还有许多的民众四下奔跑。
  人流量的增多,顿时给长崎的地方官带来了压力。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