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演义_梦入神机【完结】(568)

阅读记录

  他比划了半天,先用英语说了一遍,后用日语说了一遍,随后用韩语说了一遍,最后用标准的中文普通话说了一遍。

  刚刚说完,他就发现,在场的很多年轻人,都对他翻起了白眼。

  其中一个年轻人用韩语道:“摩根先生?你确定你刚才说的不是‘九阳真经’,我听说许多白人,拿中国人吹牛的武侠小说,当秘籍来练功夫,看来您也是其中的一个。”

  说完,这些年轻都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摩根刚刚说的那段口诀,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一段“九阳真经”,这些参赛的韩日年轻人,都是极端爱好武术,也自然读过翻译成韩日文字的武侠小说,刚刚摩根一说,都回忆过来,不由都看着这个耍功夫的白人,让他出丑。

  毫无疑问,跆拳道,空手道,是韩日推向全世界的,现在风靡欧美,作为两门武术的发源地,自然有理由在武术方面,看不起这些白人。

  就像中国的拳师看不起韩日的拳师一样,韩日的拳师年轻人也看不起白人耍功夫。

  “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要把无知当个性。”摩根摇摇了头,在胸口划了十字:“这不是什么九阳真经,这是中国武式太极拳前辈武禹襄的外甥李经纶的《五字诀》,武式一族是进士,文字很好,拳谱的语言是经典。至于中国的武侠小说,我看得绝对不比你们少,我的名字唐碎云,就是向往大唐双龙起来的。你们有机会,多读一读中国翻译的拳谱文字吧。”

  

  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还是不穿?

  

  就好像是有很多人因为看片而学会很多日语词汇,英语词汇一样。同样的道理,老外和日韩的很多年轻人,也因为爱好武术,而学会中国的语言文字以及一些深奥的词汇。

  尤其是日韩两国的爱好武术拳法的年轻人们,对于武术之中的很多词语,如“气沉丹田”“五心朝天”等等并不亚于国内人士对“呀灭得”等词的熟悉。

  这是文化交流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社会全世界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一个典型文化现象。

  学习空手道者,必须要读的两本书是船越义珍在1925年出版的《琉球拳法。唐手》《练胆护身。唐手术》。

  这位把唐手变成空手道的宗师,著作的书籍,其中文字,就大量的引用了汉语中一些深奥的拳法理论。从而导致这次参加武道大会的一些青年,或多或少的都懂许多拳谚。

  是以摩根。唐碎云这个白人老外高手一说起“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这一段文字优美的拳经时,在场的年轻人一起哈哈大笑,不过等笑到半途,被这个唐碎云这个老外高手说破来源,齐齐的脸色尴尬,就好像是一个吹牛的人被人当场戳破了牛皮。

  不过这也的确怪不得他们一知半解。

  就连看武侠小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人,都只知道名震天下的《九阳真经》,而不知道金庸在写其中部分经文的时候,是引用的武式太极拳《五字诀》。

  “伊贺大师,如果你们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理论。我怕这次武道大会的金剑最高荣誉,会被中国人拿走。”

  摩根。唐碎云这个白人之中的武术大师看了看在场的年轻人的素质,遗憾的耸耸肩,摆摆手。

  “摩根先生,对于年轻人来说,精通理论和进行实战并不挂钩,并不是理论越厉害,实战就越厉害。您的眼光是把大师的眼光放到这群孩子身上,这实在不合适。”

  伊贺源对唐碎云笑了笑。

  “这话也说得不错。我赞同你的看法。”

  唐碎云重新坐下来,身体挺得笔直。

  理论知识精通,并不代表实战功夫就是厉害,这放在年轻人身上,的确是真道理。但是再提高一个层次,就不合适了。武学的大宗师,必定是精通深奥的拳理。

  “伊贺师傅,我早年在你们日本也学过一段时间的技法,我听说你们的武术界之中有几位年过百岁的大武道家,其中有几位在七八十年前,在国民政府时期,曾经和中国的最顶尖拳师交过手,不知道这次他们到场了没有?”

  唐碎云又问。

  “这次那些前辈不会来的,毕竟他们的年纪大了。”伊贺源用日语叙述着:“不过他们派了得意的弟子来参加这次武道比赛,只是那些弟子没有在这里,还在我们国内训练。”

  “那真是太遗憾了。听说其中有和李书文,孙禄堂交过手而活下来人。我实在是想见一见。”唐碎云又耸了耸肩。

  同样是军情局之中的高手,摩根唐碎云比起沃顿唐莲溪来,性格上又截然不同。唐莲溪深沉冷静,而这个唐碎云则是活泼灵动,言行举止,就好像是一个带有典型西方幽默感的老外。

  从外表气质上来,似乎沃顿唐莲溪更像是一个武术大师,但是事实上,这个摩根唐碎云的生命力比唐莲溪更要强大!

  “不知道宫诚大师,崔大师两位怎么样了?”伊贺源突然问唐碎云。

  “他们现在很好,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敌人,自然要通力合作。现在他们已经是我们的军情局的顾问。”唐碎云依旧是耸耸肩。

  他这句话里面表达出了很显著的意思,那就是崔长白,宫城良田这两位高手,已经加入了军情局。

  至于共同的敌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梦入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