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外志_赤军【完结】(44)

阅读记录

  我就趁着混乱的机会凑到贾公面前,又是敬酒,又是大表仰慕之情,尽量拉近乎。贾公也似乎对我颇为亲近,一口一个“元宗”,称呼我的表字,倒仿佛是多年的知交好友一般。

  我随口询问那两名形迹诡异的年轻尚书郎的来历——其实初入席的时候也都介绍过,但当时我并没有很在意,所以没能牢记他们的姓名。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别看这两个人年轻,别看他们仅仅还是尚书郎,身份可绝对不同凡响。

  首先是那名献药的尚书郎,此人姓许名璞字子珰,汝南平舆人氏。汉末以来数十年间,一提汝南许氏,没有人会不高翘大拇指,同时倒吸一口凉气的。许氏的先祖,据说乃是帝尧一度打算让国给他的上古先贤、高阳许由,周代亦有许国,许国灭亡后子孙分迁繁衍,几乎遍布兖、豫、青、徐等关东各州。

  汉末的天下名士,有写《说文》的许慎许叔重,有评价太祖武皇帝为“乱世之英雄”的许邵许子将,全都是汝南许氏。且说这位许邵,他还有个哥哥叫做许虔,时人并称为“平舆渊有二龙”,汉末大乱,许邵南避豫章,许虔留在本郡——善能合药的许璞许子珰正是许虔的嫡亲孙子。

  另一位尚书郎则是后汉大名鼎鼎的涿郡卢植卢子干之玄孙,姓卢名矩字作煊。贾公对我说:“卢作煊有盗窃之癖,若与交往,君其谨慎。”不过除了无伤大雅的偷点东西以外,贾公对此人的评价却相当高,说他有乃祖之风,下马能草檄,上马能杀贼,深通韬略,虽然鼻子象猪,却是人间龙凤。

  我早就知道,能够受邀前来大将军府赴宴的,即便只是白衣,也定然为一时人杰,大将军的目光可有多锐利,没本事的人,他能够看得上眼吗?

  于是我决定要好好结交许璞、卢矩这两名尚书郎。

  赤军作品集·历史小说集三国外志

  第二十回 按戚眷天下一巨网 吃闲醋堂上两痴儿

  从司马公的望日家宴上回来,我仍旧忙着到处递名帖,拜会朝中大老——你说都城里的世家大族、公卿列侯怎么就那么多?逐一拜觐,估计没个一年半载都拜不完。问题是其中很多人物我还不能访了一次后隔个三五月再访,那样反倒显得不恭了。于是吩咐严乃川尽快拟份日程表出来,谁先谁后,谁疏谁密,给我统计清楚,好便于行事。我也知道这是个大工程,以严岸之能,也不是三五日便能搞好的,可惜我实在是等不得了呀。

  那一日又跑了整整一个白天,才回到府邸,我就问严岸:“计算得如何了?”严岸苦着脸回答说:“小人久在民间,这朝臣们的亲疏贵贱,须得现觅人打听才是,实难一蹴而就……”我恨得飞起一脚,踢他个四脚朝天。可是恨归恨,踢归踢,我还得指点他:“汝但以司马公为根本,司马公亲近的,都开列在前,司马公疏远的,且先放下罢。”

  话音才落,门子跑进来禀报说:“有客拜会。”说着就递上一张木牍名帖。我接过来瞥了一眼,只见上写:“汝南许璞。”

  哦哦,我还记得这个名字,那是在司马公望日家宴上见过的那个献药的尚书郎呀。尚书郎虽然品级不高,我与此许璞也没有什么交情,然而若是司马公看中的人,我又怎能不倾心接纳呢?于是急忙吩咐道:“待我开中门迎候。”

  等把那位许璞许子珰迎到正厅,分宾主坐下,寒暄了几句,我问他说:“子珰此来,不知何以教我?”故意一见面就称呼他的表字,显得两人亲近一些。

  许璞微微一笑,莫测高深地回答说:“因是世交,故而来拜。”我听到这话倒不禁愣了一下——世交?我们两家有过交情么?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于是问道:“在下不敏……”

  许璞笑着解释说:“鲁僖公十三年,齐侯、宋公、陈侯、郑伯、许男、曹伯、鲁公会盟于咸。是以知为世交也。”

  我正端了杯子在喝水,闻言差点忍俊不禁,喷了许璞满脸。我王姓的先祖,传说是殷商之微子,也就是说和春秋时代的宋国同源,而高阳许氏不用说,乃是许国的后裔了。宋、许之间曾有过盟好,那就算是世交么?别以为我没有读过《左传》,我记得很清楚,许男经常跟在楚王屁股后头跑,楚人攻宋,许男也发兵,楚人盟宋,许男也登坛,这算个狗屁交情?说什么世交,若论从楚攻宋,两家还是世仇哩!

  听说汉末有个光会耍嘴皮子的白痴叫做孔融,他少年时代去拜会大老李膺,也自称是世交,原因是“昔我祖孔子曾与令祖老子论道。”这分明就是故意抖机灵,套交情,现在许璞所言,比那孔融还不靠谱。

  若是个普通无赖,我当场就喷他一脸,然后叫人把他乱棍打出去——老子可不是李膺,没有那么好涵养。然而这许子珰本是司马公看中的人,就算他不来拜我,我也本想过几天去找他的,他想来和我套交情,正好,正中下怀。于是我顺水推舟地点头:“原来如此,是在下疏忽了。既是世交,你我应当多亲近来往呀。”

  看我如此上道,许璞笑得更开心了,立刻就从怀里摸出一方锦匣来递给我:“虽为世交,长无来往,今日拜会,区区芹献,请王公笑纳。”

52书库推荐浏览: 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