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981)

阅读记录

  林芳低头不语。听了李小斌的话,她似乎更加痛苦,脸上的肌肉在抽搐,手颤抖不已,茫然不知所措。她必须回答李小斌的话,但又不知如何回答好。李小斌走到她跟前挨着她坐下来,一只手握住她的手。她像触电似的抽回自己的手,移动座位,和他拉开一定的距离,慌乱中她喃喃地说:“小斌,我配不上你……再说我已有男朋友。”李小斌站起来:“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已有了男朋友,收回我刚才说的话,祝贺你。”林芳如释重负。她的谎言避免了她继续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

  万国玉副局长满以为案子已了结。李教授自杀的原因虽没有搞清楚,但那不是公安局职权范围内的事。可是不久接到市人大部分常委联名写的信,对市公安局关于李玉斌教授自己服安眠药自杀的结论提出质疑。市委领导要公安局慎重考虑人大常委们的意见,不要草率作结论;要公安局继续调查李玉斌死亡原因,并将结果向人大常委们汇报,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

  万国玉副局长在局党委会上建议,由他继续查清李玉斌出此下策的原因。他要求派一个学过心理学的法律研究室的人配合他就可以了。他说他也认为李教授死得蹊跷。科学技术手段该用的都用过了,现在需要彻底了解李教授生前家庭情况,看能不能从心理学上有所突破,否则,说他自己服安眠药自杀不能令人信服。法律研究室新近分配了一名法制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叫王辉。于是局党委研究决定由王辉跟随万局长进行调查。

  万国玉,一个在公安战线工作了35年的老公安。他20多岁时由警校毕业,分配到派出所当治安员,然后是公安分局刑警队队员、刑警队副队长、队长,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侦处处长。从这个简历你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升到市公安局副局长职位的。支撑他职位上升的基础,就是他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把一个又一个穷凶极恶、狡猾多端的犯罪分子捉拿归案,受到应得的处罚。犯罪分子既害怕他,又非常恨他,给他写过匿名信,打过匿名电话,寄过子弹。家人和亲友为他担心,在他晋升市公安局副局长后,劝他不要再分管刑事侦查工作,不要再兼任刑侦处处长。李教授丧事处理完毕后,他提议并经市局党委研究同意,他不再兼任刑侦处处长,但仍然分管刑侦工作,因为市委领导在市公安局领导班子调整分工时明确指出:公安局领导的分工,市委尊重市局党委意见,但刑事侦查工作分工不要轻易调整,因为当前严重刑事犯罪有增无减,成立社会治安的主要热点问题,鉴于万国玉同志长期从事刑侦工作,经验丰富,还应该由他分管为好。

  人大常委会对公安局作出李玉斌教授系服安眠药过量而导致死亡的结论不满,使万国玉认识到不弄清李玉斌为什么服过量安眠药,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不会平息,对公安局和公安干警的信任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他决心要查清教授自杀的原因。

  他带领王辉经常出入李玉斌教授家。教授虽然不在了,但因为有林芳在,家里仍然收拾得干干净净。教授生前用过的物品、卧室兼书房的摆设一如照旧。万国玉和王辉坐在写字台前同林芳长谈,从李教授的饮食起居到生活习惯,经常出入李教授家门的学生、同事,到他自己常去的地方、拜访的对象,从往日到死前的情绪变化……都是交谈的内容。但是万国玉想,越是没有反常表现就越说明他死得蹊跷,就越应该弄清楚。凭经验、凭直觉、凭现场勘察,万国玉始终认为林芳不可能谋害教授。但是从几次谈话中他感觉到林芳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不仅仅是真诚的悲痛,而且似乎还表现出真诚的悔恨。悔恨什么?教授对她有恩,还是她对教授不薄?为了解开教授服过量安眠药之谜,需要了解他去世之前的点滴情况、细枝末节,而这,只有通过林芳才能了解到。要林芳毫无保留地给予配合,就必须使她相信:公安局充分信任她,李教授之死是他自己服过量安眠药,与林芳无关;公安局再次来调查是因为有人不相信公安局的结论,只有找出李教授服过量安眠药的原因,人们才会相信公安局的结论,而公安局的结论对林芳是有利的。

  “林芳同志,”万国玉副局长对仍处于悲哀之中的林芳说,“我们对你充分信任,这一点务请你明白。我们来调查绝不是对你有什么怀疑。我们的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是准确无误的,就是说教授是自己服了过量安眠药而致死的,与你无关。你不会、不可能、更不希望给他服这么多可能导致死亡的安眠药。但是我们不弄清教授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服这么多的安眠药,我们的结论就有人不相信。对公安局而言,有了科学结论,信服不信服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对你而言,情况就不是这样,因为在这两人世界里,总会有人把服这么多安眠药同你联系起来。所以,查清真实原因,对你是有好处的。你尊敬李教授,把他视为父辈,我们相信你会积极配合我们的。”

  林芳抽抽搭搭,长时间不语……

  “林芳同志,我想问一下,李教授去世之前,尤其是去世的那天晚上,你是否发现有什么反常表现?据中文系同学说,李教授去世前大约个把星期,在上课时曾说过‘死亡是解脱痛苦的最佳方法’,并举出俄国诗人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和小说家法捷也夫,批评普希金在家庭婚姻上出现危机又无力挽救的情况下不去自杀而和人决斗被打死,实在是不体面的事,是愚蠢的!这是在学校调查时同学们说的。这就更加使我们相信:李教授是自己服安眠药自杀的。他思想上肯定很痛苦,否则他不会走这条路。他痛苦什么呢?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受人尊敬的学者,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文学史研究上,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没有什么事值得他痛苦。但是他却被痛苦压得喘不过气,最后走上绝路。林芳同志,你对此有何想法?他为什么要这样?你同他接触最多,有没有值得我们思考的线索?教授夫人方燕茹去世后,他曾经消沉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振作起来。有人给他介绍配偶,他以年纪大了为由拒绝。其实他身体很好,得益于豁达大度,他不像一个年过五旬的人,而像一个30多岁的青壮年。他的女研究生中有人偷偷爱着他呢!她们经常到教授家里来,除了请教外,恐怕也有爱的因素吧。这一点你肯定比我们清楚。”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