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944)

阅读记录

  程瑛和玲玲听得入了神。玲玲不知不觉地移到了妈妈身边。

  “打开箱盖一看,”司徒川的声音更轻了,“哟!佛经,字画,还有不少祭祀用品,铜的铁的玉的石的,还有金的银的。三人猜想,一定是寺庙被破坏之前,庙里的和尚把这些东西藏了起来。这一下,三个人都觉得事情重大了,钻出厢房后就商量一下,共同决定要保护这批财物,既是宗教用品,也是珍贵文物。唔,这里说说宋志涛。宋志涛被捕后,详详细细地交代了这些事,我认为他的交代基本是真实的。大概是在监房的孤独之中他回忆起了年轻时代高尚的情操吧,或者说,人之将死,人本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凸现了出来,总之,他是流着泪说出这些往事的。如果他不说,那么,龙凤寺的这件事咱们就永远不能知道了。三个人,耿春江死了,崔勇也死了,而且因为那个老和尚的事,三个人都没在日记或信件中留下关于龙凤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

  “为什么呢?”程瑛问。

  “嗯,我继续说。”司徒川点点头。“就在他们决定要保护这批财物后,忽然,岩石后面出来了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和尚,一个破衣烂衫吃尽了山野之苦的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满脸是泪,扑通一下就跪在了三个年轻人的跟前……”

  小玲玲的眼睛张得大大的,她紧紧地抓着妈妈的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一幕,确实是十分高尚的。”司徒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三个年轻人又惊又疑,赶紧把老和尚扶了起来。唉,其实,这位惠普老人并没有疯。只是因为他坚决不离开那片山林,只是因为他常在山野间悲悲泣泣,只是因为他常在黑夜里发出又哭又笑的声音,偶然看到他的农民们就传开了,说龙凤寺只剩下了个半疯的老和尚。就是从惠普老人口中,三个年轻人知道了龙风烛的另一种称呼,空心烛。当时,惠普老人流着泪指着龙凤烛说:观音大士,你看到没有?世上有好人哪!现在,我可以走了,可以走了!他站起身,慢慢走到山岩边,还没等三个年轻人反应过来,他就跳了下去,摔死在发誓不离开的这个地方……”

  程瑛和小玲玲的眼里噙起了泪水。连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三个伙伴也神情惨然。

  司徒川把半截烟放在了烟灰缸里。烟已经自己熄灭了。

  “爸爸,后来呢?”小玲玲问。

  “后来,”司徒川点点头,“后来还有好多事呢。后来,三个泪流满面的年轻人站在山岩上,人人的心里都很难受,觉得是他们害死了惠普老人。他们三人当时就发了誓,今后绝不再提这个可怜的老人,而且,一定要把这批财物完整的保护下来,等到以后时局平静了,再把这批财物交给国家,玲玲,你哪儿知道当时的情况,连小龚、小李叔叔当时也不懂呢!当时,如果这些财物一公开,马上就要给一把火烧成灰呢!唔,总之,就在当天晚上,三个人弄来了一辆三轮车,运了两趟,整整一通宵,把箱子悄悄地运到了宋志涛的舅舅家埋在了地下。宋志涛的舅舅是制药厂工人,也住在城北郊外,离龙凤寺比较近,只有十几里地。”

  司徒川停了停,又轻声说下去: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1968年,三个好朋友分别了,耿春江当知青去了连川县,崔勇参军去了广西,宋志涛呢,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又有病,学校就照顾他留了城,进了他舅舅工作的制药厂当学徒。1971年,宋志涛的母亲也去世了,宋志涛就跟舅舅住在了一起。他舅舅是个单身汉,是个老实巴交心肠很好的人。1972年,他舅舅在一次工伤事故中死了,于是,他一个人住在了舅舅的房间里。那是两小间靠近山坡的木板房,离其他的工人住家比较远。那些箱子,就埋在房后的白菜地下面。好,下面我讲简略一点。1976年,‘四人帮’倒台了,宋志涛因为在制药厂写过反‘四人帮’的大字报而受到了重视,不久,他被调进团市委工作,很快又入了党提了干,1977年,调他到电机厂当了副厂长,后来又当了正厂长。就在1977年,崔勇牺牲了,为了救两个落水的农民娃娃,他自己被洪水卷下了滩,当时他在部队是连指导员。只有耿春江一直在乡下教书,又在乡下成了家,不可能调回省城了。那批财物呢?被宋志涛悄悄转移了,先是转移到他在团市委的单身宿舍,后来又悄悄转移到他在电机厂的家中。一共是七个木箱,东西不算很多,但是价值昂贵。转移的时候,他为了保险起见,先是烧掉了那七个古色古香的红漆箱子,还烧掉了相当一部分他认为没什么价值的东西,比如信徒们的捐赠名册、记述龙凤寺渊源的记载、庙里历年来的产业清单等等,留下的是精品。唔,从他烧掉以上那些东西开始,我们就可以推断,他心中的邪恶已经升起来了。总之,他把剩下的东西放进另外四个白木板箱子里,上面再压上几层书,不显山不露水地就搬了家。在审讯中,宋志涛招供,在粉碎‘四人帮’后,崔勇和耿春江都来过信,催促他把财物交给国家。可是,宋志涛变了,不单地位变了,连心都变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越来越想独吞那些财物’。特别是崔勇牺牲后,宋志涛更是打定了主意要独吞这批财物。他招供说,他深知耿春江的性格,知道耿春江不会向别人说出龙凤寺的事,因为耿春江的道德感极强,因为耿春江对惠普和尚的死最内疚。当然,还因为耿春江远在偏僻的山村,而且地位低微,几乎连个出差到省城的机会都没有。那么,宋志涛采取了什么方法呢?他采取了磨和拖的战术,他回信给耿春江,一次又一次借故推托,先是说局势还不平稳,财物拿出来很可能还是要被烧毁,后来又说东西已经转移到了外省的亲戚家,要以后才想法运回来等等。总之,就在这些年里,宋志涛一点一点的,神不知鬼不觉的,通过文物走私犯,把这些财物变成了金钱。”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