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862)

阅读记录

  五、舒展的头发经化验,查出她的血型为A型。

  这时,窗外传来十二下“咚、咚”钟声。金明抬起头来朝外一看,天空飘着乌云,云层迅速地移动着,太阳时隐时现,窗外的景色时暗时明。

  金明双眉紧锁,在思索着:舒展的面目、身份已经初步弄清,然而,她跑到哪里去了呢?她如果在滨海市没有落脚点的话,势必要住旅馆。她带着一只手提箱,是不可能整天在街上逛的。只要她住旅馆,很快就会知道她的踪迹。然而,她在早晨离开滨海宾馆,直到现在还没消息,如果她悄悄溜掉,断了线索,那就麻烦啰!

  在吃中饭的时候,戈亮狼吞虎咽,他忙得连早饭也没吃(尽管当时他和金明正在青山饭店调查),而金明却一边慢慢地吃,一边在考虑着案情。

  当金明和戈亮回到办公室,电话机上的小红灯亮了。金明一看就知道,有人来过电话了。这是一只录音电话,当主人不在的时候,它能把电话内容录音,并点亮小红灯。

  金明一个箭步走过去,急切地拿起录音电话的耳机。他想,大概是哪个旅馆发现舒展的踪迹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乎意料之外,电话是银行行长老唐打来的,报告了新的案情:“发现假黄金!”

  原来,老唐是一个精细的人。自从发现假钞票之后,他要求银行各部门都提高警惕,来个大检查。老唐在银行工作多年,除了曾经发现各式各样的假人民币之外,还发现过假汇票、假外钞、假黄金、假白银等。

  一查,就查出了新名堂:金库保管员发现,混进了假黄金!

  在金库里发现假黄金,这还是第一次!为什么呢?因为金库有一整套现代化的检验技术,能够准确地判断黄金的真伪、测定黄金的成色,所以假黄金总是在入库之前就会被发现的。

  这次发现的假黄金,经激光显微光谱分析仪分析,其中竟含有许多铅!激光显微光谱分析仪专门用来化验一些贵重物品的化学成分。它用透镜把激光聚焦,集中在一个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十几微米(头发的直径约为70微米)的小点上。在这么小的区域内,激光能量高度集中,温度可达一万摄氏度左右。然后,根据光谱分析查出物质的成分。这种方法既灵敏,又几乎无损于被检验的贵重物品。当年,人们在湖北楚墓发掘出极为珍贵的文物——越王勾践剑。这把古剑经历二千多个春秋,依旧寒光逼人,为了查清原因,科学家们用激光显微光谱分析仪分析古剑,发现古剑中含有大量的铜、锡,以及少量的锰、镁、钛等金属,终于揭开了古剑不锈之谜。如今,银行里也配置了激光显微光谱分析仪,用来检查黄金、白银之类贵金属。

  行长老唐和金库保管员查阅了这批黄金入库时的化验记录,上面却明明写着:“纯黄金,含金量999%”。

  难道是入库之前的化验不准确?不会吧!入库之前,除了用激光显微光谱分析仪化验之外,还用多种方法检验,甚至还精确地测定了比重——193克/厘米3,这一切都说明确实是黄金,不可能是假的。

  难道入库之后,被人偷偷换走?这似乎也不大可能。金库是闲人莫入的重地,防守严密,外人很难潜入。除非是内部有人作案……

  朱霞是谁?

  金明在听完录音之后,给银行行长老唐打了电话,请他迅速查清这批假黄金是什么客户支付的,嘱咐他对此事要严格保密。

  确实是“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此刻,窗外彤云密布,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了。

  案情复杂化了,假钞案尚未侦破,又来了一个假金案。

  下午一点,金明桌子上的电话机响起了“嘟嘟”声。这电话是松明县县城的居安旅社打来的,说是在中午来了一个女旅客,脸有点跟电子画像中的女人相近,笔迹极为相似,但是发型、服装、姓名、身份不同。这个女人扎发髻,穿深蓝色灯芯绒普通两用衫,名字叫朱霞,绿山市百货商店采购员。居安旅社经理郑树德在电视电话中出示了朱霞填写旅客登记表,金明立即用录像机把它记录下来。

  朱霞是谁?金明是一位笔迹专家。他开始用放大镜仔细比较舒展和朱霞填写的旅客登记表。他嘱咐戈亮挂长途电话给绿山市百货商店,查问有没有朱霞这个人。

  滨海市与绿山市之间,相隔千里。绿山市是一个边远的山区城市。在十秒钟之后,载波电话就接通了。绿山市百货商店人事科告诉戈亮,店里确实有一个采购员叫朱霞。她是先进工作者,《绿山日报》曾报道过她的事迹。不过,她最近没有出差,今天还在店里。

  金明听了戈亮讲述的情况之后,脸上露出了严峻的神情。住进居安旅社的朱霞,显然是一个冒名顶替者!敌人的间谍机关,是很注意收集我国的各种报刊、杂志,就连市、县的报纸,也尽量收集。他们常常把见报的人名分类整理,编成“人名档案”。他们显然从《绿山日报》上看到了关于朱霞的报道,于是,就借用她的名字、身份进行活动。万一进行查对,那边也确有其人,不易露出马脚。另外,借用采购员的身份,对于四处活动的间谍来说,也是比较适合的。在一个间谍身上,常常有好几个不同身份、不同姓名的伪造的工作证。对这个“朱霞”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马上对她进行全面的监视。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