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856)

阅读记录

  [6] 周桂笙:《歇洛克复生侦探案·弁言》,载《新民丛报》,第3卷第7号,1904。

  [7] 同上。

  纸醉金迷

  河边的错误

  黑色愤怒

  遗忘的杀机

  无悔追踪

  盗马贼

  空心烛

  自杀的尸体

  重见阳光的日子

  刑侦队长之死

  教授之死

  电闪雷鸣

  激情杀人

  最后的佳作

  罪恶的搭档

  后记

  纸醉金迷

  叶永烈

  非同一般的案件

  “小李,你把案情写一下,马上向市公安局报案!”凌晨一点,在电话里,滨海市银行行长老唐对技术员小李这么说道。

  银行,一向是盗贼、骗子瞩目的地方。在世界各国的银行里,曾发生过多少桩抢劫案、偷窃案、诈骗案,然而,这一次在滨海市银行里发生的案件,却非同一般。

  事情是这样的:

  小李,叫李建中,细挑个儿,文绉绉的,白净脸,配上一副深紫色秀郎架近视眼镜,益发显得像个文人。他已是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了,但是人们仍喊他“小李”。这一方面出于习惯,因为李建中大学毕业后就到滨海市银行工作,大家都叫惯了“小李”;另一方面是由于小李长相年轻,脸上连皱纹都没有。

  李建中是电子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在银行里既不当会计,也不当出纳,而是担负一种特殊的工作——他花了十年工夫,设计、制造了“纸币鉴定机”。

  纸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钞票”。钞票,一向“谨防假冒”。如果银行从回收的钞票中发现一张假钞票,那就非同小可——因为有一就会有二,有二就会有三,大量的假钞票将会扰乱整个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谨防假冒”,钞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精致的印刷品。那纤细的花纹、那多变的线条、那众多的色彩、那特殊的纸张以及票面上严格的编号、那精美的图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确实,骗子们可以伪造出足以乱真的名画,而想伪造钞票却谈何容易!没有高超的镌版术、印刷术、造纸术,无法制造假钞票。

  为了“谨防假冒”,各国银行还在钞票上印了只有自己的技术专家们才知道的鉴别记号。在放大镜下,专家们细心查看这些隐藏在图案、花纹之中的鉴别记号,便可以断定钞票的真伪。就拿英镑来说,钞票上便有160个鉴别记号!

  尽管钞票不易假冒,不过,“钱迷心窍”的人总还是有的,他们处心积虑,想方设法伪造钞票。正因为这样,在世界上还是不断发生伪造钞票的案件。

  为了“谨防假冒”,各国银行都十分警惕假钞票,许多银行设立了专门的检查员,检查回收的钞票。检查员手持放大镜,寻找着一张张钞票上的鉴别记号,辨别着钞票的真伪。不过,每天回收的钞票数以万计,犹如整囤整囤的粮食,而检查员只能一粒一粒地检查,每查一粒要花好长时间……正因为这样,检查员们只能进行抽查,从成千上万张钞票中抽出一张进行检查,而且一般是检查大票,对于角票、硬币,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李建中的贡献,是在于制成了“纸币鉴定机”,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快速鉴定纸币。这台机器有好多条输送带,一张张钞票整齐地排列在输送带上。钞票经过杀菌灯消毒之后,从一只只电眼下方经过。这些电眼能够在一百万分之一秒钟内,把钞票跟事先输入的钞票图像进行核对,辨别真伪。一旦发现假钞票,那条输送带就不动了。假钞票旁边的红灯一闪一闪地亮着,蜂鸣器不断发出嘟嘟声,把假钞票在哪里告诉检查员。检查员一揿电钮,比乒乓球桌面还大的屏幕上,立即会显示出假钞票的图像,检查员用不着拿放大镜,便可以看出假钞票的破绽。输送带是无色透明的,上、下都装着电眼,可以同时检查钞票正、反面图像。

  这么一来,银行里每天回收的大小票额的钞票,都要从“纸币鉴定机”的输送带上经过,一方面进行消毒杀菌,一方面辨别真伪。

  这台“纸币鉴定机”建成好几年了,一直太平无事,红灯从未闪亮过,蜂鸣器也从未响过。时间久了,在人们心目中,只把它看做是一台“纸币消毒机”罢了。尽管如此,李建中每天总是坐镇控制室,监视着像流水般从身边流过的钞票。人们开玩笑地说,小李年过四十而脸上没有一条皱纹,大抵就是由于“纸币鉴定机”一向太平无事,他没有遇上什么伤脑筋的事儿。

  然而,今天他总算碰上棘手的事儿啦:红灯在闪亮,蜂鸣器嘟嘟响了,他一揿电钮,巨大的屏幕上出现那张钞票的图像。经过逐一核对鉴别记号,证明确实是一张假钞票!

  金明出马

  凌晨一点一刻,滨海市公安局侦察处处长金明接到银行的报告,知道这是一桩重大案件,决定亲自出马侦察。他让助手戈亮打电话给银行行长老唐,嘱咐他们在公安人员到来之前,千万不要去碰那张假钞票!

  滨海市公安局大楼高达50层,矗立在滨江边上。金明的办公室在第49层。金明和戈亮只花了一分钟,就从办公室来到楼底,坐进了那辆乌亮的“慧星”牌轿车,直奔银行。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