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632)

阅读记录

  “凶手能够借到影棚里使用的那种筛子吗?”夏哀问道,“要做成平滑的弧度和合适的厚度,似乎需要请来顶级的特效师才行。”

  “他只有一般的橱窗道具,和一个整理砂土用的篱耙。”杜拉斯笑道,“不过,这可不是第二种可能的最终版本。既然决定要使用人造雪,我们当然有更简便的方法。”

  他又挑择出一张稿纸来。

  “这是最后一张——还请原谅我的任性,先生。”他做了一个致歉的手势,“我光想着华丽的诡计,忽略了简朴的设计,这就是补偿。”

  夏哀十分乐意地接过那张稿纸,再次开始了他的阅读:

  这些统统没用!全是愚蠢的方法,夸张、徒劳、不切实际。

  他既然已经准备好了硫酸镁,就理应完成一个更加安全且富于效率的诡计。

  没错,还记得那些胶合板么?他只需要挑选几块狭长的——大概15厘米宽就够了,足够让一个人站上去就行——用扣钉一块一块地连接起来。

  5米长就差不多了,这个道具要选个适当的时间,藏在体育馆里某个安全的地方。如果因为长度造成麻烦,可以折半,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将两半连接——这并不麻烦。

  然后,马尔罗锁门离开——那时候还没有下雪,这个时间点,我们之前已经利用了很多次了。

  是的,就是这时候。他用钥匙打开了体育馆的门,将预先备好的道具铺在地上。

  他的眼中有一条并不存在的直线,自胶合板所代表的线段两端开始延伸。一端指向玛格丽特等会儿将要优雅躺下的位置,另一端指向体育馆的正门——这当然是必要的,在大半天之后、计划好的那个时间,他得带上一位足够愚笨的证人,跟他一起过来发现玛格丽特的尸体。那是至关重要的时刻,硫酸镁那值得骄傲的溶解度,意味着它绝不情愿长久伪装成积雪。他要摧毁这条线,就要利用人们经常持有的侥幸心理,和应对危急状况时的动物直觉。

  “啊!那是玛格丽特……他怎么会在那儿??我的天,她冻坏了。我们得救她,戈德(Gaude),我们快过去!赶快!!”

  他练习了几次这句台词,觉得有些嫌长。稍晚些时候,他会将它改得更短一些。

  现在更重要的事情,应该是预演待会儿放置尸体时的情形。

  对的,那时候玛格丽特最好不要僵硬——他可以将她扛在肩上,另一只手里提着塑料桶,以及一只好用的宽头小铲。

  他走在胶合板上,雪渐渐变厚,脚印也从无到有。快接近圆心了,他才想起来,他需要为玛格丽特掘一个墓穴。

  哈,这是谎言,他并没有随身带着小桶——那会令‘背着死人走在独木上’这件事变得异常困难。事实是,他第一次没有背玛格丽特——因为她已经僵硬了。他只是沿着胶合板走过去,将带纸沿的人形模板拿起来,转身,走回到没有积雪的位置。

  墓穴完成得毫不费力。

  然后,将玛格丽特嵌进去,走到雪圈之外,左右抖动一下胶合板,让两侧的雪陷下去些。接着十分小心地将这座独木桥抽出来,上面的雪用一只空桶盛装起来。

  他需要再次接近玛格丽特的墓穴,手里拿着装满硫酸镁肥料的提桶。走到尸体的身边,就开始一边倒退,一边将假雪填塞在那条呈倒梯形的裂缝上——鞋子必须干燥,为了方便抚平雪地的伤痕,他或许应该将雪桶用绳子固定在大腿上。这样,就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握住一柄特制的布景用清雪篱耙,将他造成的雪地瑕疵掩饰得全无痕迹。

  当然,也不用过分认真。很快,戈德就会踩在这条他刚刚砌好的雪路上,他也会跟在这位朋友的身后:脚步散乱,刻意摩擦——真雪和假雪很快就会混在一起。警察和围观的人们过来之后,体育馆的温度理所当然地升高,脚印或许会变得更多。在有人怀疑这是场谋杀之前,所有的证据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7

  “先生,这次讨论使我受益良多。”杜拉斯将那摞稿纸收好,“这篇《白色讲义》——我今晚就能够将初稿完成。至于词句方面的润色,以及结构的调整……本周之内应该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你愿意投给我的‘大众侦探’栏目吗?”夏哀问道,“我现在对完稿已经十分期待了。”

  “为了保证连载的进度。”杜拉斯回答,“我打算积攒至少三个中篇,再将完稿给您——您下个月还有时间吗?”

  “我可以再抽出一个周末,来进行类似的讨论。”这位作家点点头,“前提是——你下次的构思会和今天一样有趣。杜拉斯,我认同你的才干。如果你能够坚持写下去,我会为你找一位好出版商的。”

  “我会的,夏哀先生。”年轻人十分认真地回答道,“在数年之前,我还将‘能够与夏哀·哈特巴尔畅快地讨论侦探写作’定为自己的梦想呢!”

  “现在你有新的梦想了。”作家拍了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对了,我告诉过你我写作的客观动机吗?”

  “在所有的访谈录里,您都只提到主观动机——好奇心的驱使。”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