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629)

阅读记录

  “接着拾取一些新落的梧桐树叶,如果雪还在下的话,就抖落上面的积雪,将这些叶子安置在雪地的空洞上,就像是一个个捕猎陷阱一般。”夏哀补充道,“如果雪不下了,就按照原样放上去,尽量让它们显得自然些,和周围其他积了少许雪的树叶没有任何区别就是最好。”

  “远离尸体的路线也得小心选取,都得是多出一片树叶也不会显得突兀的地方,一大步、一小步;一会儿左,一会儿右……要走得像落叶一般,毫无规律。”

  夏哀先生站起身来,走到房间的小吧台那儿,开始打量起客房里的常备酒品:

  “喝点什么吗,杜拉斯?”他挑出一小瓶波本,“威士忌如何?冰柜里有碎冰。”

  “如果有冰咖啡的话,就是最好。”杜拉斯扭头答道,“我不喜欢在讨论的时候摄取酒精——那会严重影响我的判断力。”

  夏哀先生取了两只柯林斯杯,从小冰柜里夹出一块整冰,给自己倒了少许波本。然后,又从冰柜里找到一盒软包装的冰咖啡。

  “我的朋友,需要我帮你倒到杯中吗?”他问道。

  “您太客气了,先生。”杜拉斯也站了起来,“噢,我看到吸管了——就用那个,没必要那么讲究的。”

  他接过冰咖啡。夏哀·哈特巴尔呷了口威士忌,让冰块沿着杯壁缓缓摩挲:

  “对了,杜拉斯,其实你之前提到的、那个利用自然下落的积雪来掩饰足迹的方法也不错,只要预估好位置——但那个诡计也曾有人用过。”他坐回到餐桌前,“还好,并不是太出彩的设计。”

  “‘大自然是最好的谋杀道具’——这是您那本杰作的核心思路。即使有人认为它太偏重于诡计了。我知道,很多人更喜欢《黑夜决定的罪罚》,社会派逐渐成为大众的宠儿。但我还是坚持——人性始终不如智慧重要,前者是弱者的借口,后者则是生存的手段。”杜拉斯也坐了回来,“噢,我知道那个诡计有人用过:正如您所说的——没有太大意思。”

  “我们似乎开始偏题了,”夏哀说道,“自梧桐树叶起,我们就逐渐滑入到第二种可能性里了。”

  “嗯,因为我的穷举并不严格——第二种可以和第三种结合使用。”杜拉斯啜了两口冰咖啡,“梧桐树叶的那个例子,就是最好的例证,必须结合使用才行。”

  他想了片刻,又举了另一个例子:

  “类似的,还有您在一个短篇中使用的诡计——我猜,您是因为赶稿而偷懒了。因为这和梧桐树叶的诡计十分相似。”

  “你说的是那个工地里的把戏,不是吗?”这位先生笑了,“凶手用了带危险指示灯的角锥。”

  “那是很好的方式。误导的诡计。”杜拉斯回忆起那篇小说,“那些水泥灌注的角锥上显然不能站人,就算在狭窄的边缘上侥幸成功,也会留下显而易见的痕迹。警探虽有怀疑,但在亲身实验过之后,就放弃了这个猜想。他们的视线被成功引开了。”

  “而实际上,凶手的脚印被压在角锥下面,他大跨步地远离尸体,保持直线和协调的步距。然后,上了工程车——将三百公斤重的指示用角锥一个一个地放到指定的位置上,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这就是他的日常工作。他将角锥的足印向两端延伸到雪飘不到的位置,即使下面不再有他的脚印——这也造成了新的错觉。真相被隐藏得更深了。”

  “我时常重读这段呢,先生。”杜拉斯一边说着,一边又开始挑择起他的稿纸,“我收藏了您所有发表在专栏上的短篇,其中不少都没能结集出版——有些细节,如果能够在出版之前再完善一下,就太好了。”

  “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打算,有时又打算将那些诡计抽离出来,组合成一个更华丽的长篇——杜拉斯,我羡慕你的年轻、专注和富有活力。”他感慨道,“你知道,自十六岁起,每经历一个十年,做一个相同的决定就会困难上两分。”

  “我可不觉得,人的想法每天都不一样。”杜拉斯回应道,“先生,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讨论第二种可能性了。”

  “当然。这就是我们坐在这里的原因。”

  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的同时,夏哀·哈特巴尔看了眼自己柯林斯杯里的冰块,它正被酒精和空气腐蚀得愈加圆滑——这过程是渐进的,冰块自己应该并不察觉。

  6

  倘若不用绳子——我是说,冰库还在那里,玛格丽特也还是被冻死的。或许几个冲动的七年级学生试着用廉价的登山绳来模拟SWAT小队的神兵天降,但被恰巧经过的美术老师及时制止了。这位老师可能就是玛格丽特——那么这就是一个新的动机。而且,教中学美术的女性教师——在文艺作品之中,这就是“美丽悲剧”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这样一来,他们也会用到窗柱、圆孔的沟回和挂旗的钢圈。八字环下降器和D型扣锁或许是借的,或许是偷来的——反正,不再是为了谋杀。”杜拉斯说,“这可以用作前半部分的突然转折,来限定小说后半段的基调。而关于第三种可能性的讨论,只是为了让文章显得更丰富多彩……先生,我越来越觉得,《白色讲义》应该写成长篇。在短篇里运用太多诡计,明显是吃力不讨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