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527)

阅读记录

  “用不着我定罪名,最可怕的后果已经出现了,”田田说,“你错看了肖健,或者说是小看了他,他并不是那种你可以随意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男妓。从我们这段时间对他调查的情况来看,他利用色相骗取、敲诈女人钱财的事不是一例两例,想杀他的女人也不是一个两个,这其中包括你吗?”

  “我可没有——”

  “别忙着否定,先听听我的假设,”田田打了一手势,止住了古月清要说的话,“我的假设是,如果你曾受到敲诈,如果你动了杀机并且采取了行动的话,如果这些事你需要一个倾诉对象的话,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从我们对你人际关系了解的情况来看,首当其冲的人选应该是你的闺中密友马红。如果马红真像我推测的那样,那么,在案发的当晚,就是她亲眼看见犯罪分子跑进了你的水云轩,她也有可能向我们提供伪证,对吗?更何况从对门的杀人现场跑进你这水云轩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这完全不可能,肖健他从来也没有敲诈过我,我也从来没有对他动过杀机,你对肖健和我的关系的推测是错的。我们虽然有过性关系,其实我一向是拿他当弟弟,或者说是小情人更合适一些,他也拿我当姐姐一般。我承认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我曾资助过他,但跟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也没有少劝他走正路,他被害的案子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第八章

  “那——,”田田讳莫如深地笑了笑,“从下午到晚上的六个电话又作何解释呢?”

  “这——”古月清看了看马红,没往下说了。

  “六个电话你们都聊些什么?有了那六个电话,他又是在你的门外被害,还有一个向警方提供假情况的证人,而这个证人又是你的闺中密友,又意味着什么?”

  “我说不清。”古月清嘀咕了一句,又偷看了马红一眼。

  “古月清,你不是说不清楚,我敢断言,对肖健的死,你心里其实早有猜测,或者说你就知道是谁干的,只是你与凶手之间心照不宣而已。我也可以告诉你,犯罪分子虽然费尽心机,但绝对不是我们职业刑警的对手,”田田看看眼前的两个女人,“古月清,你的眼神已经告诉我,这件事与马红有关,对么?”

  “我可没那样说。”古月清垂下了眼睫。

  “有你刚才这样的眼神就足够了,我之所以把谈话的地点放在你这个水云轩,也只是需要你这个眼神,”田田说着,目光又落在了马红的身上,“马红,不要恨你的这位闺中密友,她想替你隐瞒,她只是不会隐瞒而已。”

  “这么说你真正怀疑的人是我,凭什么?”马红问。

  “理由很多,也很充足,想知道?”田田笑了笑,“还记得我们第二次谈话时你无意提到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吗?”

  “我提过吗?”

  “你大概印象不深了,可在我脑子里印象非常深刻,”田田说,“说实话,我开始并没有怀疑到你。而且,我布置缉查犯罪嫌疑人,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你当晚提供的犯罪分子的相貌特征和车牌号尾数为1917的那辆沙漠王子越野车。但经过一段时间调查之后,我发现,根本就不存在那种特征的凶手,沙漠王子越野车虽然有,但车牌号却是武A 18888。为此我反复作过现场实验,在同等光线、同等距离的条件下,看人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误,车牌号也不会差那么远。于是,我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提供的情况是假的。”

  “我有这个必要吗?”马红反问。

  “是啊,我也给自己提过这个问题,为此,我也开始了对你的调查。后来,我又找到了坐在沙漠王子越野车和奥迪车上的人。我告诉你,他们也是准备在那天晚上干掉肖健的人,但被你们先一步动手了,他们提供的犯罪分子的特征完全是另外一码事,而多方面的情况又证明他们说的是真话,因此我更肯定你提供给我们的情况是假的,是故意的。因此,我更需要弄清你为什么要提供假情况。”

  “你弄清楚了吗?”

  “你提供假情况的客观效果已经达到了,由于我的轻信,使得我作出了错误的部署,全市警方在最佳破案时机的那一段时间中,动用大量警力围追堵截的是两个并不存在的人,和那辆所谓的车牌号尾数为1917的沙漠王子,而真正的犯罪分子则利用这个机会安然地离开了武州。告诉你,那两个凶手在作案后还真是往滨江大道方向走了,但由于银河俱乐部门口往滨江大道方向是一个拐角,停在那条街上出租车司机和别的路人都没有看到杀人的过程,不知道他们就是凶手。而我们摸底调查又是以你提供的特征为依据,所以才找不到第二个能提供犯罪分子逃跑方向的目击者,其实他们一拐弯走不多远就上了一辆出租车,这辆出租车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查到,但我可以肯定,也是你们事先安排好的。我计算过,从枪击的地点到拐角处上车顶多需要半分钟,因此,别的人看不到犯罪者就不难理解了。为此,我不得不佩服你的高明,但我可以断言,我们会很快找到这辆出租车的。你的第二个高明之处还在于,那个所谓的威胁古月清的电话,古月清,刚才我让你听了录音,好像你已经听出了什么是吧?你的表情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了,那声音就是冯志刚的声音对不对?现在我可以清楚地告诉你,这个所谓的威胁电话,只是有人为了找一个接触我的理由,而接触我的目的则是为了打听我们侦查破案工作进展的情况,看看我们对凶手是否有了新的了解,从而可以决定是否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凶手离开武州。在发现我们仍然是依据他们提供的特征在缉捕凶手之后,凶手就在当天乘火车离开了,我们的缉捕人员虽然仍在各交通要道布控,但却眼睁睁地让他们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走过。马红,我这样猜测对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